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2)
2015-11-09 01:25
导读: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将当代世界主题判断为和平与发展,是对当代世界新变化、新特点的高度概括,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符合当代社会演进的逻辑,因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将当代世界主题判断为和平与发展,是对当代世界新变化、新特点的高度概括,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符合当代社会演进的逻辑,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对中国外交指导思想和理顺国内政策有重大意义。自上世纪刃年代中期始,国际上就对世界局势新动向提出了种种看法。但中国共产党长期认为世界性的战争如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在实际决策上,搞一、二、三线建设布局和“山、散、洞”方针,违反了生产力配置和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最优化的基本规律,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在对外援助上过于强调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脱离了国家经济建设实际。中国长期反帝又反修,两条战线作战,反使自己受夹击之势。政策上的失误不仅分散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最主要的是贻误了发展的时机,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确立以后,理顺了中国内政外交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与内部环境,使我们将精力和关注点投放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上,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突出成就的一个重要保证。
不过,我们在坚持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的时候,还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我们必须考虑到,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要在我国深人人心还需要一个过程。这是因为,战争与革命的主题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在行为与语言中仍时不时地流露出战争意识与革命思维。革命、战争似乎仍是一种主流话语。还有一部分人虽然接受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但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对这种信念产生怀疑和动摇。我国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键时候保持清醒头脑,顶住压力,坚持和平与发展仍是主导世界潮流的两主题,使我们没有陷人军事冲突和沉重的军备泥潭中,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机会。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第二,发展这一主题的内涵已发生了变化。小平同志一开始认为发展问题就是经济问题,这在我们刚刚改革开放且确立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方针后不久,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经济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这时的发展就不单单是经济的增长问题,还应包括社会文化的进步、人权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注意同代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兼顾后代人的利益,发达国家的发展不应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就是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非单纯的经济指数的增长。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普遍接受的观念。
总之,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不会轻易改变和扭转,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