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全球化背景下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战略思想(2)
2015-11-09 01:25
导读:(一)社会不平等加剧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即会带来风险利益,也会带来风险。在全球化过程中,利益的分享与风险的分担是不均等的,由此造成或加剧种
(一)社会不平等加剧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即会带来风险利益,也会带来风险。在全球化过程中,利益的分享与风险的分担是不均等的,由此造成或加剧种种不平等。经济全球化正在制造全球的两极分化,社会矛盾与分裂日益扩大。许多调查和统计都证明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使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消失或缩小,而是使之继续大。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1996年就指出,在过去30年间,世界人口中最贫穷的20%人群的全球收入份额从2.3%降到了114%,与此同时,最富有的20%人群的收入份额却从70%增加到85%,最富有和最贫穷人群的收入份额比率从30:1变为60:1。国际劳工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全球化进程中太多国家没有享受其好处,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很少、甚至没有发言权,许多人仍在贫穷中挣扎。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的时代,这已成为一个现实。“全球经济正在向一个赢者通吃的经济模式转变,也就是说少数富者享受了全球多数财富,而大多数贫困者拥有的更少,整个世界被分为两个更对立的阵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又成南北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加剧不同类型国家之间本已存在的两极分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现代信西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现在科技的发展以及跨国劳动分工的形成,使得全球财富呈几何基数增长。不过,全球技术进步带来的利益分配极不公平,国家间的贫富差距空前扩大。“美国《外交季刊)1995年冬载文指出:在二战以来的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财富增加了7倍,到1994年世界总产值已达26万亿美元,但问题是增加的财富主要集中于少数富国,在这个世界上有20个富国,有10多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缩小,还有140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继续拉大,在过去的30年以来,最富的20%的人口的收入在世界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70%增加到85%。而最穷的20%人口的收入所占比重从2.3%下降到1.4%。
中国大学排名 上述事实表明,目前由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还在继续扩大着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于是,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在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通过国际问的产品、技术、资金、劳动力、信息的交换获取巨额利润,发展中国家成为西方资本的积累对象。因而,资本国际大循环中的资本积累与不平等交换是造成当今世界范围内严重的贫富分化与南北差距的根本原因。
(二)知识经济方面的差距更强化了发展不平衡
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凭借知识资源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自由流动,为攫取超额利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成为决定全球经济利益格局的主要因素一国在国际体系中能够分到多大份额,取决于该国拥有的知识资源优势,以及对该优势知识利用的速度和范围。发达国家在高科技、尤其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资源拥有绝对优势。“以因特网和电子商务为例,联合国的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收入最高的国家中1/5人口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其因特网用户总数占世界因特网用户总数的93%,而收入最低的国家1/5人口只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l%,其因特网用户总数只占全球因特网用户总数0.2%。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