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新探五题(2)
2015-11-19 01:12
导读:其次,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为自己的学说确定了范畴的逻辑的起点。“现实 的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它贯穿于整个学说的其他主要范
其次,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为自己的学说确定了范畴的逻辑的起点。“现实 的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它贯穿于整个学说的其他主要范畴之中,这些主要 范畴是“现实的人”的合乎逻辑的展开。生产力、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政 治制度等范畴,都不过是从某种角度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现实的关系进行 抽象的结果。“现实的人”既是这些范畴形成和演进的原始起点,又是这些范畴相互关 联、相互作用的现实中介。离开了“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科 学范畴体系,更谈不上认识和改造现实的世界了。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0、30、23、30、5、5、30 、40、84、84、87、84页。)。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 前提”(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0、30、23、30、 5、5、30、40、84、84、87、84页。),这正好体现了逻辑与现实的统一,逻辑与历史 的统一。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的话,那么它的理论必然是这样一个无限 展开的形式: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序言--以现实的人为核心所展开的论证--以现实的人的解放为最终归宿的结论。它坚决鄙弃一切宿命论,把现实的人当作历史的主体,当作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从而打开了历史奥秘的大门。
二、研究人的本质的方法论前提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六条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的 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 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0、30、23、30、5、5、30、40、84、84、87、84页。)马克思 的这一重要命题已经成为
中国哲学界关于人的本质的约定俗成的界说,然而,从完整准 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的高度看,这一命题乃是马克思从“一切社会关系”入 手来研究人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方法论前提。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据考,“总和”一词马克思用的是法文,即“Ensemble”,指整体、总体之意,表示 多样性的统一。它表明,人要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本质及其历史的发展,就必须运用总体 化的方法,即在社会联系的总体化结构和历史发展的总体化进程中来认识人及其历史的 发展。关于这一点,只要我们接着读完《提纲》第六条批判费尔巴哈的几段文字就非常 清楚了。这样,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的立足点就被确定为“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 人类”。
马克思所说的“一切社会关系”,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经济 关系、
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等,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便形成了社会联系的总体结 构。马克思正是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社 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