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尊重“和而不同”构建和谐社会(2)
2015-11-28 01:40
导读:其三;“一国两制”的思想。即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这是中华民族的
其三;“一国两制”的思想。即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的创新和发展,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和而不同”,真正做到了承认不同,尊重不同,从而达到一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香港,澳门的 成功实施,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好评和普遍欢迎。
三、和而不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从本质上来说或者说其最后落脚点,就是处理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从利益的原则。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各依其序,各尽其能的社会。和谐社会不是要遏制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诉求,保持分配上的平均;也不是要泯灭个性,保持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绝对统一。和谐社会主张“善解能容”,本质上是一个宽容的社会。和谐社会应鼓励差异的合法存在,以彼此的尊重融合而不是以相互排斥,压制形成社会秩序,这种社会是多元的,是“和而不同”的。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六大基本特征都贯穿和体现着“和而不同”的精神。
其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应该是通过完善的制度来实现的,本质上就是要建立系统的利益均衡制度。通过法治和德治共同实现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将有助于加快我国实现社会政治和谐。和谐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追求的理想境界,而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则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和根本途径,“和而不同”是和谐社会政治文明的精髓。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其二,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要求我们首先应该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坚持效率的前提下,注意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做到保证社会成员机会平等,解决好初次分配的合理,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解决好再次分配公平。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将公正的天平稍微向弱势群体倾斜一点,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社会阶层利益最大化,有助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由此可见,公平正义是有差异的公平正义,是“和而不同”的公平正义。
其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诚信友爱有助于消除人民内部矛盾,有助于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爱,特别有助于缓解当今中国社会突出的城市与农村的矛盾,有助于缓和城乡以及地区间的紧张关系,有助于促进中国社会的“人性化”发展。但是,提倡诚信、友爱,绝不是主张消弭个性,牺牲自我。和谐社会需要的是充分尊重个性,尊重独立思想,要容忍各种不同利益关系存在,要容忍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