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正义之名与正义之实--中国语境中正义之内涵
讨论正义问题,首先要做的是为正义正名。何为正义?是个极难回答的问题。其具体内容随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各有不同。但其包含着的基本精神具有相通之处。
以中国为例,正义,在中国的语境中实在是个暧昧不明的概念。从这个词语本身来看,古典文献中的"正义"是指正确和标准的释义之意,而无现代性的公正、公义之意。可以说,正义作为具有现代性内涵的名词,对中国来说,就是一个现代性在中国的展开,因而单从话语本身来看,它是一个舶来品。但因为正义诉求的共性,更因自共产主义运动以来社会正义(公正)目标在全球的凸现,我国现当代话语中的"正义"一词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
当然,中国目前的正义内涵却不仅仅是现代性的,它依然保留了太多的传统和中国人自己的理解。这需要进一步解释。中国过去虽然没有直接的正义说法,但有各种名词同样包含了中国人的正义诉求,这些名词有:天道,道,天理,天,良心,义,仁,信,情,理,等等。这些词语分别对应于一个政权的合法性,一个社会的公正性和个人行为的是否合乎正义。这种包含着正义内涵的话语既有可能是对某一状况的辩护,也可以成为对自己颠覆行为的合法性论证,更说明了中国语境中对正义的特殊理解和诉求。这种特殊性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中国人对"情理"这样的伦理性价值的偏重,而不是像西方对"逻各斯"和形式合理性的极端执着;又比如,因为中国没有宗教性的终极信仰,他们将几乎所有的心智和努力都放在了世俗生活和现有社会秩序的关注上,因而缺乏一种对更高级公义准则的确信,这就使得中国人的正义诉求停留在一个比较实际的层次,同时也使中国的正义论证不是从逻辑前提出发的推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