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政治文化对政党制度的影响(2)
2016-06-27 01:00
导读:三、建设中国特色政治文化、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政治文化相互影响,既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政治文
三、建设中国特色政治文化、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政治文化相互影响,既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政治文化资源,更使中国要面对政治上、文化上的严重冲击和巨大挑战。某些西方大国竭力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塑造世界”,歪曲、攻击并千方百计欲摧毁中国的政治体制、政党制度。怎样趋利避害、掌握主动、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居于领导地位、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争取民心。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尽可能快地缩小这种差距,尽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以争取民心、增强人们的政治认同感,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心。
(二)整合各种政治文化,稳定民心。西方强势政治文化的侵入,不仅对中国现行政治认同心理、政治信仰带来影响,同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也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在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国当代政治文化相互碰撞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强大的整合力,促进其交融与协调。必须以开放的精神,吸取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坚决抵制不合中国国情、有害于中国稳定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必须以扬弃的态度对待传统的中国政治文化,科学地选择、批判地继承。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依据核心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增强政治认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稳定大局,稳定人心。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三)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适应民心。任何民主政治的建设从根本上说,都是在适应一个国家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建立起来的。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人们对社会主义政治的民主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中国共产党有针对性地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运作机制加以坚持或者调整,以适应民众的需求。要改善党的领导方式。进一步明确民主的程序和规则,解决“民主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扩大民众政治参与的程度。把握有序参与的原则,也就是说,“中国在建立民主政治上,决不可操之过急,而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有领导地进行。不能为进行民主建设而进行民主建设,最后导致国家分裂。如果那样,国将不国,搞这样的民主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参考文献:
[1]贺良林.政治文化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关系.重庆社会主义学报,2005,4.
[2]马文辉.论“政治文化”的实质与属性.政治学研究,1996,(4).
[3]杨爱珍.试论政治文化中的冲突问题与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关系.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
[4]徐大同,高建.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5]赵渭荣.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