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利润最大化会导致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即只顾实现目前的最大利润,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只顾内部经济,而忽视外部经济。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只是对经济效益的浅层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利润最大化并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1、 利润最大化原则
(1)利润最大化原则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背离
所谓利润最大化原则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背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利润最大化原则导致弱成本约束,成本约束服从并服务于利润最
大化目标,其自身只具有工具价值。第二,利润最大化原则引致四种类型的经济扩张,即规模经济扩张、范围经济扩张、地域经济扩张以及经济帝国主义。第三,利润最大化原则纵容个体非理性,致使整个社会普遍漠视或回避社会整体理性的缺失。第四,利润最大化原则侵蚀全球整体主义价值观,妨碍人类在处理与应对全球危机时进行真诚的合作。
(2)利润最大化原则对个体非理性纵容的影响
它使整个社会普遍漠视或回避社会整体理性缺失,并且使社会对经济活动的合理目标产生深度误解,在这一点上应澄清一下几种长期被漠视但却是必要的基本认识:一是个体利润最大化并不必然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二是利润最大化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也不是根本目标或最高目标;三是利润对经济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人类社会的根本利益,因为它关注的是社会整体利益而不是个体利益,关注的是社会长远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也因为它不仅关注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关注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不仅关注本国、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关注全体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整体理性的回归,用以引导、约束个体非理性。从这一意义上说,利润最大化原则是有悖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的。
(3)利润最大化原则侵蚀全球整体主义价值观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的扩张、蔓延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人们普遍认可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代表的一切。增长与发展、效益与利润、投资与回报,等等,似乎成为一种顺应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潮流的合乎道德、合乎理性的追求。人们在惊羡资本主义发达富足的同时,不自觉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加以推崇,对其中所蕴含的非理性因素却熟视无睹、置之不理。
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