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综上所述,总产值最大化是我国企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目标,而非财务管理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曾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认同,并得到过广泛运用,终因其内容单一而无法满足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内容单一的缺陷,却因不具有可控性与可分解性而无法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既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又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只因存在种种技术层面与操作层面的问题而难以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总目标。
二、财务管理总目标与企业运营目的的关系
人们往往将财务管理的目标和财务管理的目的混为一谈。实际上,财务管理的目标并不等同于财务管理的目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目的的具体化,是为实现财务管理目的而设置的。一般说来,财务管理的目的是相对稳定的、抽象的、简约的,而财务管理目标则是随着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动而变动的、具体的、丰富的。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企业规模不大,需要预付的资本不多,单个资本便通常能满足投资建厂与生产经营的需要。故此,企业的资金一般来源于自有资金。在这种单一自有资本的结构下,由于企业只需承担经营风险,而无需承担财务风险,且很容易按照自己的意图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和解决资本积累的问题,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就比较简单,即只要确定好利润目标并付诸实施,也就架起了通向企业生产经营目的的桥梁。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企业规模的扩大,单个资本逐渐失去了独立运营的能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信用经济加速发展,股份经济应运而生,企业资金来源逐步转向多元化与分散化,借人资本、股份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上述变化必然引起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的变化。
1.单一的自有资本结构向自有资本和借贷资本并存的二元结构的转变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的变化。自有资本运动的目的在于不断增值,取得尽可能高的或满意的投资报酬,借贷资本运动的目的则在于取得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资本运动的目的不同,所追求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必然有所不同。自有资本所追求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债权人出于对自身所投资金的增值性与安全性的双重考虑,则不仅要求借人资本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还必然要求借入资本企业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与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形成,客观上要求政府必须以法律手段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正是顺应这一要求,在国家的民商事基本法、民商特别法和刑事法等法规中,一般都列入了有关破产实体、破产事件,破产犯罪及其刑罚的规定,许多国家还专门颁布了破产法(王保树,1997)。按照破产法的规定,在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实施破产的请求,以维护债权人自身的权益。在这种法律环境下,一个企业既便有较强的获利能力,但若发生财务困难,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也有可能发生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