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台资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1)务管理毕业论(2)
2014-02-05 01:16
导读:在闽台资企业的融资需求分析 在闽台资企业的盈利状况总体较好,这从台资企业的盈利变动的景气指数可以看出。另外,从厦门、福州两地台资企业的抽
在闽台资企业的融资需求分析
在闽台资企业的盈利状况总体较好,这从台资企业的盈利变动的景气指数可以看出。另外,从厦门、福州两地台资企业的抽样调查来看,有70%~80%的企业盈利。盈利的企业基本上有扩张的冲动,这是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从财务规划的角度来看,如果净资产利润率大于债务融资的成本,企业提高财务杠杆是合算的。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大陆台资企业的融资一直存在自有资金过高的问题。在2001年的台商投资保障促进会的报告中指出,大陆台资企业的自有资金比例占到26.6%,情况逐年虽有改善,但仍是台商财务管理的重要问题。
而且台湾行政当局对大陆台资企业在台湾境内的融资也是相当的谨慎,担心形成“钱进大陆,债留台湾”的局势而加大台湾的金融风险。相关的金融法律规定,台湾的本土银行及外资银行只可对境内公司或者个人授信,但融资目的不得为借钱到中国大陆投资。因此,这势必迫使大陆台资企业在台湾以外的金融市场寻求融资。从福建台资企业的产业分布来看,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重化工业已有一定比重,而且目前福建地方政府所倡导的电子通讯、光电产业,这些产业所需要的庞大资本投资很大一部分也要在境内融通。
对已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大中型台资企业来看,他们从银行融资的难度不大,但他们已不满足于银行的授信,他们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会选择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增加自身在大陆境内的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实现在大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闽台资企业的融资渠道分析
内地台资企业的融资来源从地域上来说,不超出内地、台湾和第三地。从融资的方式来说,主要由银行的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发行的股票、存托凭证、可转换公司债券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一)大陆台资企业对台湾本土的融资
台湾本土的银行对一般的大陆台资企业是不会直接授信的。有一定规模(投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台资企业,一般都要求在第三地设立控股公司,再以控股公司的名义投资内地,以此来规避政治风险。至于内地台资企业在台湾本土发行股票上市,目前还有许多政策障碍,鉴于两岸政治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的差异,台商更倾向于在台湾发行存托凭证。
(二)内地台资企业在第三地及外资银行的融资
内地台资企业一般都倾向于第三地,尤其是避税天堂注册一家控股公司,这一制度设施为他们在第三地发行股票上市提供了便利。由于台湾本土的股市受本身市场容量小、易受政治风波的影响等限制,再加上大陆的资本市场容量小、不规范、规模较大的台资企业更愿意到香港、新加坡、纽约发行上市。大陆的外资银行经过多年的战略布局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实力,但这些银行在拓展业务时较为慎重,主要对象为跨国公司。对台资企业,外资银行仍存有限制,同时对融资企业抵押物的有效性不放心。总体来看,外资银行对大陆的大中型台资企业的融资比例不高。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风险投融资安排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资本市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