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之对策务管理毕(2)
2014-03-29 01:05
导读:从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和操作层面看,设立专业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政府的指
从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和操作层面看,设立专业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政府的指导下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和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主要解决中小企业创业初期发展过程中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对该类企业发放免息、低息和贴息贷款。同时还可在政府指导下由股份制银行、城市合作发展银行和城乡信用合作社改制组建商业性银行。充分发挥和运用这些区域性银行经营机制灵活,经营方式的多样性、实用性和对当地经济比较熟悉的优势,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金融管理部门应该从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科学制订信贷管理制度和信用评级体系,既要建立严格的对融资主体信用度、风险控制能力和还债能力等的信贷审查、信贷发放和信贷责任追究制度,避免权力关系贷款和盲目放贷等造成的损失,也要相应建立信贷激励奖赏机制和适当的放权让利机制,改变目前银企之间这种不敢贷,不愿贷和不能贷的现状。
5 以规范管理拓宽民间资本市场,使民间融资合法化
正视地方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市场的合法化和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和逐步放开民间借贷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依托政府政策指导,宏观管理,强化监督,规范经营的基础之上,鼓励其进入资本市场参与竞争,从而形成一个多种金融形式并存的多层次、立体式的金融格局。以聚集更多性质的资金,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支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中小企业行业协会或联盟,实行互助性的会员制管理。协会或联盟内的会员共同出资成立一个互助管理基金,主要用于解决会员间资金短缺时的困难。当互助管理基金无法满足会员的资金需要时,还可以通过会员间的贷款担保等方式予以解决。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6 加快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服务体系
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积极支持发展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重点推动创业
辅导、信用担保、公共信息、技术创新和维护权益“五大”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社会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联系,组织和引导服务机构不断创新服务产品,改进服务方式,降低服务成本,从而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扶持性的服务。
7 中小企业间加大整合和兼并的力度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中小企业应该抛弃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把企业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优势互补、强弱互补、强强联合等方式,在解决融资困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技术、市场、人才、信息、物流等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8 企业通过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由粗放型、无序性向集约型和标准化的过渡转换。在融资方面,尤其要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制度,以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提高企业有关信息的透明度以及企业法人对贷款的担保力度,使企业合法经营,并通过企业再造、激活企业竞争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