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债务融资结构研究(1)务管(2)
2014-04-09 01:18
导读:2. 3债务布置结构 债务按其在融资过程中信息是否公开可分为公开债务和非公开债务,前者主要为公司债券等公开交易的债务,后者主要为银行贷款。 在减
2. 3债务布置结构
债务按其在融资过程中信息是否公开可分为公开债务和非公开债务,前者主要为公司债券等公开交易的债务,后者主要为银行贷款。
在减少股权融资代理成本方面:非公开债务的债权人一般是银行等金融中介,这类债权人具有专业技能,并经常与企业联系,能及时了解企业内部信息,从而能有效监督企业的经营者。非公开债务的债权人一般数量较少,从而承担的平均违约风险较高,因此他们具有监控企业经营者的更强动机。若企业经营风险大、企业价值波动性大时,更适宜提高非公开债务比例,以有效地监督经营者的自由裁量权;处于稳定期或管制行业的企业因经营行为的不确定性降低,可以提高公开债务的比例。
在减少债务融资代理成本方面:对于小企业来说,进行公共债务融资需要付出过高的信息提供成本,而获得银行贷款只需要提供相对少量的信息,因此,小企业偏好于信息提供成本低的银行贷款。大企业在提供信息给债权人方面具有经济性,因而偏好于公共债务融资。但公共债务融资会泄露敏感信息给竞争对手,非公开债务虽然避免了高信息提供成本,但竞争对手认为借款人隐藏了高质量项目的信息从而造成竞争反应的成本。拥有高质量项目的企业会避免进行公共债务融资,拥有低质量项目的企业则会进行公共债务融资,虽然这样会招致高信息提供成本,但披露项目的低质量信息能规避竞争对手采取竞争反应的风险。银行贷款弹性的特点使企业可以灵活地将银行贷款当作融资的一个便捷的工具,但只有高盈利的企业才能享有银行贷款弹性带来的好处,因为这种弹性加重了企业的代理问题。Amir等(2005)通过美国上市公司数据证实了企业的银行贷款比例与企业品质成正比,公开债务比例与企业品质成反比。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偿债基金与项目融资结合的模式探讨
中日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