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债务问题务管理毕业论文(2)
2014-05-16 01:28
导读:案例分析:ST白鸽 债务问题成因:1993年8月8日,公司前身第二砂轮厂为兆峰陶瓷彩釉砖(河南)有限公司向中行郑州分行借款550万美元出具了不可撤销 担
案例分析:ST白鸽
债务问题成因:1993年8月8日,公司前身第二砂轮厂为兆峰陶瓷彩釉砖(河南)有限公司向中行郑州分行借款550万美元出具了不可撤销
担保书,兆峰陶瓷彩釉砖(河南)有限公司到期未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诉至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该院判决:公司对上述550万美元及利息、罚息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截至1998年9月20日,本息合计7,338,494.05美元。(摘自公司2000年年报)
债务问题的解决:2001年4月,原债权人和债务人和白鸽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和解协议:同意将原债务人的担保债务转由白鸽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清偿金额按7,776万元计算,履行期间为2001年5月20日至2002年11月30日,白鸽集团有限公司经郑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同意将持有本公司的国家股3900万股作为上述债务履行的保证。(摘自公司2001年年报)
问题得到解决的关键因素:
大股东白鸽集团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首先,2000年,白鸽集团获批进行“债转股”,一次性解决了34775万元的债务,偿债能力加强。其中还包括从上市公司转移过来的15174万元债务。
其次,白鸽集团持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可以作为还款保证。
债权人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
法院在达成和解协议过程中的作用。
效果:实际上这笔债务的转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的债务负担,仅仅是将可能为公司造成债务的风险转移给大股东,而且如果大股东以国有股抵债,公司势必发生股权的转移和进一步的震荡,失去大股东的支持,ST白鸽其余债务问题的解决可能发生相当大的困难。但为债务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思路。
ST白鸽的债务重组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通过大股东债转股和债务转移来解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债务问题是一个可资借鉴的手段,必要条件是: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股东债务的相关债权已由国有商业银行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
获得国家相关部门审批通过的可能性较大。
大股东本身须具备一定的偿债能力。
上市公司的债权人是国有商业银行。
同时我们看到,在ST白鸽的债务重组中,还结合了债务延期、分期支付的手段,由于这种方式完全取决于债权人的态度,在此不作详细分析。
以资产或股权抵偿(拍卖后现金抵偿或直接抵偿)
对于负债累累而又缺乏资金的上市公司而言,变卖旗下的资产或者是子公司的股权,即可获得一定数额的资金,由于此种办法适用于各种债权人、各种债务,因此是处理债务问题的最常见办法,目前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另外,如果能够获得债权方的同意,直接用股权或者资产向债权方抵偿。通常,能够用于直接抵偿的股权与资产都是上市公司较为优质的资产,而债权人以企业居多。另外,房地产公司或者拥有拥有房地产类资产的企业,在以这类办法进行的债务重组中拥有一定的优势。
案例分析:深达声
债务问题成因:公司仅1999年对赛格达声现代之窗大厦新增投入就达12049.54万元。其间,为解决建设款不足,大股东赛格股份公司以及关联单位赛格日立、赛格三星多次为深达声提供借款。2000年由于公司视听业务收入大幅下降近70%,公司面临严重的资金匮乏,原本预计2000年下半年交付使用的现代之窗大厦不得不延期交工。由于多项银行贷款到期,而公司又被多位业主以及施工单位起诉,要求归还现代之窗的购房款或建设款并支付利息、罚金,公司资金链条断裂,陷入了困境。
债务问题的解决:2000年12月公司赛格股份以8680万元向新疆宏大房地产公司转让28%的深达声股份,新疆宏大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股权转让后,公司将部分经营不善的子公司股权向大股东以及其关联公司进行了剥离,对由于转让而由原内部往来款形成的其他应收款,受让方分别承诺作债务担保。随后,2001年公司利用股权转让款解决了资金瓶颈,终于完成了进行现代之窗的开发并交付使用。2002年,赛格达声先后数次利用这一写字楼对债务进行了抵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