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及对策务管理毕业论(6)
2014-06-05 01:10
导读:预算调控包括预算协调、预算调整、预算监控、预算仲裁。预算协调就是加强各责任中心间的相互配合,比如协调各单位间商品调拨等,以保证公司整体利
预算调控包括预算协调、预算调整、预算监控、预算仲裁。预算协调就是加强各责任中心间的相互配合,比如协调各单位间商品调拨等,以保证公司整体利益不受损失。当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如店面所在区域进行城市规划整改等,就必须及时调整预算。预算调整一般是较大范围的,所以应履行制定时的程序进行。对责任中心预算执行情况必须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一些公司资金和其他重要的要进行适时监控,比如在销售环节所有销售必须纳入微机管理,财务部门应将每日销售、折扣情况、资金回笼情况等汇总,编制销售日报和收款日报及时报有关部门,确保目标实现。对于一些次要内容可进行定期监控,比如库存消化情况、商品调拨情况、日常费用支出情况等。对商品调拨的定价,商品广告促销费用的分摊等过程出现的纠纷应及时由公司进行裁决。
预算制度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在规范的评价和考核的基础上。通过评价和考核,可以客观评价责任中心预算执行情况,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在下一轮的预算管理中进行修正。预算考评一要注意公正性,即以客观事实和预算完成情况为依据,进行奖罚;二要注意及时性,商业企业每月、季、预算年度都要召开例会,对当期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解决,并预测剩余预算完成的可能性。整个预算期结束后要由各责任单位提出书面预算报告,认真分析各自完成情况,公司进行及时汇总分析。重点要分析预算执行的结果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根据其完成情况确定责任主体的管理责任如何落实,如何对其进行奖罚。
在整个预算过程应该严格按程序办事,防止流于形式,给企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b、加强库存管理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商业中,商品的经营形式分为经销、代销、联营形式,经销商品一般由商家自己进货、而代销和联营一般都采用供货商送货上门的方式。在结算时,也有一定的区别,经销商品一般采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而代销和联营商品销售实现以后才进行结算。由于经营形式的不同,库存商品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经销商品的附带风险已全部转移到商家,故库存商品管理的重点应放在经销商品的管理上。
库存管理也是商业企业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库存积压,会占用大量资金;库存不足可能丧失现有的和潜在的销售机会。实际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合理的库存量及再定货点的确定。随着商品大流通的发展,价格已不是竞争的主要手段,如果与制造商建立比较稳定的关系后,供货的价格也基本保持稳定,商家和制造商的距离越来越近,制造商的供货点已遍布各地,商品及时调换和进货已变为现实。所以现代库存管理中包含了传统意义的库存量的控制和再定货点的确定,及借助网络技术的现代补货体系。
传统意义的库存量控制主要考虑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借以确定经济订货量和经济订货批次,但实际工作中,订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能随着不同季节商品价格不同、制造商库存积压程度会影响商品价格、企业实际可进货的资金充裕量等也决定着进货量的大小。目前随着商品的逐渐丰富,除经销商品零星采购外,一般商品制造商都送货上门,订货成本几乎为零。所以如果机械地只考虑经济批量会导致企业的资金浪费。在实际工作中比较重要的是再订货点的确定,再订货点的确定必须考虑日销售量、交货期、保险期等因素,由于商品的极大丰富,基本上可以一次到货,所以不必考虑陆续到货的情况。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再订货点=平均日销售量*(交货期 保险储备期)
平均日销量、交货期和保险储备量都可以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得来,但由于假日经济的明显崛起,在交货期处于节假日时不能简单地取平均销售量,而应该考虑到假日消费增长因素。建立保险储备量固然可以使企业避免缺货或供应中断造成的损失,但在经销形式进货中,存货储备量加大库存商品占用资金,会使储备成本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经验判断缺货的可能性来判断储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