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资源、资产专用性与融资方式选择(1)务管(2)
2014-06-12 01:03
导读:威廉姆斯于1985年指出,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克莱因、克劳福德和阿尔钦认为,
威廉姆斯于1985年指出,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克莱因、克劳福德和阿尔钦认为, 在交易的一方进行了专用性投资之后, 就会产生一种可占用的专用性准租。准租的大小等于承租人最优使用的价值与另一承租人次优使用价值的差额。很明显, 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越大, 可占用性准租也就越大。
投资于高度专用性资产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优点在于:专用性投资使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和服务质量、差异化产品实现其战略优势;而且,专用性投资向企业客户群传递了这样的信号:即企业将持续致力于既定的产品市场,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声誉;另外,高度专用性资产投资确定了企业的战略方向,并为未来期间的继续投资奠定基础。缺点在于:由于专用性资产的替代用途很少,因此较之于非专用性资产所承担的风险更大;另外,资本代表着一种稀缺性资源,投资于绩效较差的资产意味着其他更好投资机会的丧失。
因此,专用性投资必须充分考虑以下两点因素:首先,由于专用性资产附带价值的减低,专用性资产融资较之于一般用途资产更加困难,因此,专用性投资的资金成本较高;另外,五分之三的专用性资本投资不能达到预期的产出水平,说明专用性投资风险较大。因此,对专用性投资进行初始评价的重要机制是:首先,判断专用性资产投资与一般性资产投资哪个更适宜企业战略优势的实现;其次,评价资本投资中资产专用性程度,确定该项投资是否能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再次,由于高度专用性资产转作其他用途时价值将显著降低,专用性资产的初始投资决策必须包括对投资失败所引致潜在成本的评价。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融资租赁优势分析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