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财务报告转换对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2)
2014-06-22 01:04
导读:(一)全面审慎原则,夯实财务基础 过去,我们是按照1993年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告。93制度的规定相对宽松,对于资产减值损失、预计负
(一)全面审慎原则,夯实财务基础
过去,我们是按照1993年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告。93制度的规定相对宽松,对于资产减值损失、预计负债等项目没有明确要求,没有从账面上真实反映经营效益,导致银行容易忽视资产的质量问题。过去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过分追求业务的扩张,而不注重发展质量的问题。1999年和2004年,中国银行两次剥离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超过过去数十年的账面利润总和,暴露出国有商业银行在执行全面审慎原则、夯实财务基础方面的重大缺陷。
中国银行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革,这是重要的契机。进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转换,银行就要考虑业务发展对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影响。盲目扩张必然加大银行的运营风险,带来资产质量的下降,进而是资产减值损失就会增加,导致经营效益的恶化,影响到银行在资本市场的业绩表现,为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种种负面影响。IFRS强调“全面审慎原则”,有利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业绩观,提高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从制度上保障商业银行持续稳健经营。
按照IFRS披露的更加审慎的财务信息也进一步改进了我行业绩考核的方法,即从强调业务扩张速度转变为重视核心业绩指标(如资产回报率、股本净回报率等)的完成情况。目前,在强调推动业务发展的同时,中行坚持资本约束优先,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从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转向强调质量和效益,合理安排资产业务发展的总量和结构,防止授信资产过度扩张,不断优化资产质量。
(二)公允价值导向,真实反映效益
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鼓励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反映企业价值。例如,《国际会计准则39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要求将金融资产按持有目的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类、可供出售类、持有到期类、贷款及应收款类等四类金融资产。其中,前两者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分别计入损益和权益。除符合现金流量套期的衍生金融工具外,所有的衍生金融工具都必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进入损益。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对于银行而言,持有的部分债券、衍生金融产品等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往往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与历史成本发生较大的偏移,其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预测的未来现金流现值。此次我行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对金融资产与负债按照持有目的,区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对部分金融资产与负债,以公允价值进行了计量。相对于传统的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的做法,有关财务数据可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从持有金融工具到报告时点间市场状况的转变,同时也可揭示企业所面临的未来市场趋势,便于报告使用者对于企业的风险与收益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佚名
新形势下高校财务公共关系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