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务管理毕业论(3)
2014-09-22 01:05
导读:3.2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削弱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统筹经济社会
3.2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削弱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单纯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往往会违背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目标,比如企业会利用各种渠道得到各种资源,尤其是优质的资源。而资源是稀缺的,企业获得了优质资源意味着社会在配置资源的能力和规模上大大降低。企业单纯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往往导致企业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正说明了这一问题。企业单纯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使企业缺乏改进企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进步的动力,如果企业还是采用集约式的生产,即高投入、高能耗、高成本、低产出、低效益,这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笔者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符合企业集约式生产的新要求,应同时满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修正为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3.3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不利于人力资源会计和绿色会计的推行
在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中没有反映人力资源增值的信息,而科学发展观指出“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利益和价值,这就要求
会计学科的发展也要核算人力资源,加强对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财务管理的目标理应体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应将人力资源对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贡献体现出来。
在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中没有反映绿色价值的信息,而科学发展观指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就要求会计学科的发展也要加强对绿色资源的价值管理。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笔者建议,应将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进行修改,体现出人力资源和绿色资源的价值,而这需要企业不仅站在企业的角度,而且站在社会的高度来定位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修正为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论文出处(作者):
网络会计——财务革命的新起点
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统合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