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糊多属性企业融资决策方法(1)务管理毕(2)
2014-10-15 01:09
导读:(1)“先加权,后综合”决策方法。先对模糊指标值加权;然后确定模糊理想解和模糊负理想解,并计算方案与两种理想解之间的距离;继而排列方案的
(1)“先加权,后综合”决策方法。先对模糊指标值加权;然后确定模糊理想解和模糊负理想解,并计算方案与两种理想解之间的距离;继而排列方案的优劣次序作出最终的选择。
(2)“先综合,后加权”决策方法。先在原模糊指标值的基础上确定模糊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引进满意度的概念来刻画方案与两种理想解之间的差异,然后对方案在各属性上的满意度加权,以调整方案的优劣次序并最终得到最大满意解。
相比而言,第一种方法步骤简单,但导致模糊元素非线性化,需采用近似计算技术以提高决策效率;后一种方法步骤较多,但始终保持模糊元素的线性性质,故能获得问题的解析结果。
本文中采用第二种方法。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作详细介绍,具体步骤可参考文献“4”。
四、 企业融资的模糊多属性决策
接下来我们将上述模糊折衷型多属性决策方法应用于一个具体的企业融资决策中。
1. 决策变量的选取。融资决策影响因素众多,而其中融资成本、融资效益、融资风险这三个指标最主要、最易度量,同时为便于分析说明。所以在接下来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将以这三项指标为决策依据进行融资决策。
此处假设,经过逐项分析已得出不同融资方案的融资成本、融资效益、融资风险值,然后将这些分析结论提交最高决策层进行决策,因此这里全部采用语言变量。这是比较符合一般决策情形的。
对以下三类典型融资方案进行决策分析: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创新探析
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