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及其分配表的结构分析(1)务管理毕业论文(2)
2014-11-24 01:02
导读:1、 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 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毛利率,该指标越小,企业毛利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收入主营业
1、 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
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毛利率,该指标越小,企业毛利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可分解为:
(1)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材料费用/材料费用=收入材料费用率×主营业务成本/材料费用=收入材料费用率×1/主营业务成本材料费用率
(2)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收入人工费用率×主营业务成本/人工费用=收入人工费用率×1/主营业务成本人工费用率
(3)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收入制造费用率×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收入制造费用率×1/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率
2、 收入期间费用率
收入期间费用率=期间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由于期间费用大多属于固定成本且有无效消耗的成分,因此收入期间费用率越大,企业经营风险就越大,企业盈利能力越弱。收入期间费用率可分解为:
(1)收入期间费用率=收入研发费用率×期间费用/研发费用=收入研发费用率×1/期间费用研发费用率。对于高科技行业,在成本费用总水平降低的情况下,研发费用的比重应提高。这既是知识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企业只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内外企业发展的共同经验和趋势。
(2)收入期间费用率=期间费用/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收入管理费用率×期间费用/管理费用=收入管理费用率×1/期间费用管理费用率
(3)收入期间费用率=收入财务费用率×期间费用/财务费用=收入管理费用率×1/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率
(4)收入期间费用率=收入营业费用率×期间费用/营业费用=收入营业费用率×1/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率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对公司财务治理结构问题的思考
建立我国财务信息披露准则的必要性及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