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以一定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量的收益,它是一个比利润更广义的概念。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一种定性要求是合理的,但经济效益本身不是具体的经济指标,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经济指标才能表现出来。另外,对它也难以控制,难以分解落实责任。由此可见,经济效益在实践中难以计量,缺少可操作性,而具有可操作性是确定理财目标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因此,经济效益最大化可作为一种定性要求或总思路,却不能作为理财目标。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所谓“企业价值”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它相对于“资产负债表”左方资产的价值。企业价值不仅包括了已取得的利润,还包括潜在的预期的获利能力。股东财富只是“资产负债表”右方的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它只是企业价值的一部分。企业价值最大化主要针对非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主要针对上市公司。笔者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不同于股东财富最大化。
n 1
V=ΣPt.——
t=1 (1 γ)
V表示企业价值;t表示取得报酬的具体时间;n表示取得报酬的持续期间,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n为无穷大;pt表示第t年的报酬,可用现金净流量来表示;r表示对每年取得的报酬进行现贴时所使用的现贴率。
企业价值也可通过资产评估来获得。但是,资产评估通常是在企业经营方式变更、产权变更、资产流动时采用,在企业日常管理、业绩考核中很难行得通。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哪些优点呢?第一,它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和风险,克服了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从上述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中可知,企业的价值与预期的报酬成正比,而与企业的风险成反比。报酬往往与风险并存。并且报酬的增加是以风险的增大为代价的,而风险的增加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价值最大化目标模式考虑了报酬与风险的关系,将企业取得的报酬按时间价值进行计量,使企业的当前利润与未来利润都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特别是未来利润对企业的影响更大,可避免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第二,它更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投资者、债权人、员工、客户等形成的一个契约,企业的利润是所有者与签约各方的共同利益。企业价值最大化注重在企业发展中考虑各方利益,有效地防止短期行为的发生,有利于调动各利润主体的积极性,共同关注企业的发展,使企业的财富大大增加。
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上很有道理,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些不足之处。计算公式中与未来企业报酬和与风险相适应的贴现率很难预计准确,很可能出现很大的误差,而它们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计量的准确性。
四、股东财富最大化
按照委托代理学说,企业的所有者即股东和经营者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经营者应最大限度地谋求股东即委托人的利益,而股东的目标则是实现其财富最大化。
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其主要优点是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一般认为,股票市场价格的高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