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的品牌整合策略(1)务管理毕业论文(2)
2015-03-26 01:14
导读:在并购前后,员工、顾客和投资者(股东、分析员、机构投资者等)容易产生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公司品牌重组应该在维持和强化三种关键成员的关系中发
在并购前后,员工、顾客和投资者(股东、分析员、机构投资者等)容易产生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公司品牌重组应该在维持和强化三种关键成员的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三者的关系对交易成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必须在并购前后进行正确管理。品牌的整合给管理者提供一个让其去平衡两个公司品牌的机会,给合并后的实体阐明一个崭新的令人向往的前景,可能更重要的是给员工和外界传达了一个确定、及时的信号。
(一)使用优势品牌
使用优势品牌意味着并购双方中某一方的品牌全部或者部分消亡。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使用收购者的品牌名字和标志。优点:当收购公司有明显的良好声望时,这个收购会被员工和顾客认为是对劣势品牌的升级。被收购公司的员工也可能会认为并购使他们升迁机会增多,顾客也乐意跟大公司进行交易。缺点:它传达了一个很强的信号,即收购方是成功者,被收购方是失败者,容易使两个公司的员工处于分裂状态,同时被收购公司的顾客会强烈不满,会感觉他们被遗失,他们也害怕他们与原公司的关系不被承认或者被忽视。投资者也要考虑这是否是明智的选择?尤其是摈弃品牌价值也比较高的时候。
这种方式大概占了市场的40%,比较普遍。这种情况下,收购企业必须是处于绝对强势企业。
比较而言,较好的策略是首先应用复合名字,经过一段过渡期后采用收购公司的品牌名字,这个策略会使弱的品牌价值慢慢转化到强的品牌价值中,而且给公司成员时间去逐渐适应,缓冲因失败所带来的冲击。过渡期也会使原品牌的顾客群体能慢慢适应,培养他们对新品牌的忠诚度。但是,它会花费巨大的品牌整合成本。而且过程相当复杂,需要一系列的变革。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使用被收购公司的品牌标志。优点:缓解成功者、失败者之间的对立情绪,被收购公司的员工也会因此受到鼓舞。而且还创造性地把收购者的运营能力和被收购者的客户资源融合在一起的机会。缺点:让人疑惑到底谁是这场交易中的胜者,收购公司的员工考虑到被收购公司得到如此高的地位,会感觉到他们的权力被剥夺。
这种方式应用很少,还不到并购案例的十分之一。案例是Allied Signal收购了Honeywell,它不再采用Allied Signal 品牌而使用Honeywell的品牌。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浅析杠杆收购在我国的应用
演进视角下的企业并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