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财务指标的配比关系思考(1)务管理毕(2)
2015-05-23 01:02
导读:3、 从成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来看,企业的成本可分为可创造价值的成本和不能创造价值的成本两部分。可创造价值的成本是指该类成本的付出与企
3、 从成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来看,企业的成本可分为可创造价值的成本和不能创造价值的成本两部分。可创造价值的成本是指该类成本的付出与企业的收入存在直接关系,顾客愿意为这部分成本支付价格,例如:企业的研发成本所带来的产品功能的增强,企业加大对人力资源的
培训,使得产品的生产质量提高等;不可创造价值的成本是指该类成本对企业最终产品的价值形成没有影响,顾客不愿意为该类成本支付价格,是一种无效成本,例如:企业由于生产水平的落后使得企业的废品率偏高,由于生产质量的不过关使得企业的质检费用大于优质企业等,会计上对于这一部分成本仍然是纳入了产品成本核算范围。由于可创造价值成本与不可创造价值成本在企业最终利润形成中的作用不同,因此应对这两部分成本与收入的对比关系区别对待。还是以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为例,按照现行的财务指标的计算方式=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理论上认为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所耗费的每一元成本能创造多少的利润,该数值越高,说明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越强。如果将成本费用区分为可创造价值的成本费用和不能创造价值的成本,再对该指标进行分析,可发现该指标并非越低越好,而关键是要看到底是什么成本引起该指标发生变动。可创造价值的成本在企业最终利润的形成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部分成本的发生能够被顾客所感知,顾客愿意为其支付高价,每支付一元的成本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只要利润的上涨大于成本的上涨,该成本的增加对于企业的盈利质量是有益无害的。特别是由于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一个相对指标,企业的管理者为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可能会放弃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但低于现有成本费用率的一些项目。以利润/能够创造价值的成本来对企业的盈利质量进行衡量时,代表了每一元的可创造价值成本能够给企业多少利润,反映了顾客对企业可创造价值的认可程度。以利润/不能够创造价值的成本则是代表了企业在创造一定利润时的无效损耗,不能够创造价值的成本与利润总额没有直接联系,是一种的无效的成本耗费,顾客不愿意为这部分成本费用支付价格。因此该指标的数值是越小越好,代表了企业对无效损耗的控制程度。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改进公司预算编制“利润观”预算的兴起
论权责发生制在军队会计核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