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市场内在法则与制度安排的博弈(1)务管理(2)
2015-07-15 01:31
导读:融资市场的内在法则——不同融资子市场服务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企业从筹建、初期生产到扩大规模、直至成熟的各个阶段,由于财务状况、生产
融资市场的内在法则——不同融资子市场服务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企业从筹建、初期生产到扩大规模、直至成熟的各个阶段,由于财务状况、生产能力、信用水平、社会认可程度等不同,需要不同的融资子市场来帮助企业融集资金。融资市场体系就是适应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设立的:企业起步阶段:企业既要有注册资金,又要准备开发产品资金和拓展新市场资金,支出比重大,风险度高。这个阶段的企业,还款能力的信用评级较低,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股东资金、风险投资基金和目前仍处于灰色地带的民间融资资金是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这是一个“次信用等级融资子市场”,小企业——风险投资或非银行小型融资机构是市场的供需主体。企业扩张阶段:企业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偿债能力信用等级升为高等级后,如果大幅度扩大生产规模需要资金,可以通过商业银行贷款获得资金支持。在这个“高信用等级融资子市场”中,大中型企业——商业银行是市场的供需主体。企业成熟阶段:企业发展成熟、规模继续扩大,那么企业融资除了从银行的间接融资获得资金外,还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直接筹集到所需要的长期资金。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创业、融资与契约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