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经营决策型企业财务分析系统(1)务管理毕(2)
2015-07-29 01:19
导读:3.合格理财人才短缺 我国企业财务部门并不缺人,编制经常是满的且常常超编。由于传统体制的原因,这支队伍的业务水平的提升既无外在的压力也无内在
3.合格理财人才短缺
我国企业财务部门并不缺人,编制经常是满的且常常超编。由于传统体制的原因,这支队伍的业务水平的提升既无外在的压力也无内在的动力,与当今迅速变化的竞争环境表现出巨大的反差。企业财务部门人数多人才少的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思想素质高,既懂经营管理,又懂财务会计、懂企业管理软件的人才尤为稀缺,这就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我国目前企业财会人员中,受过大学专业教育的只有10%左右,高级职称的财会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趋于老化,新毕业的学生学历和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经验有待提高。如果这种人才格局不改观,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就难以改变,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支撑,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只能是纸上谈兵。
4.财务管理手段落后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内涵包括在企业中实行信息管理现代化,具体说来就是企业的全部循环实现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化管理。目前在我国运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的企业尚属凤毛麟角,运用财务软件的也是少数,这种状态必须抓紧转变。因为这个环节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链条上的瓶颈,直接关系到我国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关系到我国企业是否能实现精益生产、清洁生产、准时定制生产,关系到与现代生产方式接轨的水平。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必须十分珍惜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使用,抓紧改变企业粗放经营、拼资源、拼环境的现状,这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如何走下去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必须改变企业财务信息的获取和运用方式,必须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企业的财务管理武装起来,使企业拥有从价值角度精准配置资源的能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二、对策研究
1.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观念决定着行为,创建经营决策型财务分析系统是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是管理创新的重大举措,这个转变首先要从观念开始,从领导开始。具体包括:
(1)确立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要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运用能全面反映企业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种形态的信息作为决策依据,这就要求必须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财务信息系统对企业务方面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这是由财务管理对象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价值流信息是全覆盖、全量化、全流程的信息,有助于消除经营中的不确定性。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确立了价值流信息的主导地位,摆正了价值流信息与市场信息、产品信息、产量信息、质量信息、技术信息等信息流的关系,纲举目张,既能对企业营运状况作定性分析,又能作定量分析,既把握了资金、成本、利润等核心指标的发展变化,又能透视企业发展诸方面的问题,能全面准确地抓住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走向,作出正确的决策。
(2)确立企业价值最大化观念。在社会范畴中,企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组织,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清醒的财务管理追求的不是账面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状态下的利润最大化。财务管理是从资金运转的视角而展开的管理,它强调的是在资金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资金的增值。如在许多情况下,现金流量指标比利润指标更加重要,人们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也越来越多地从企业资金运作状况来考虑。如前所述,高额的账面利润可能掩盖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的实情,企业即使有良好的经营业绩,现金流量不足造成的财务状况恶化照样会使企业破产。所以说,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是账面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利润,并且能同时带来现金净流量。企业为了实现利润目标,必须加强对市场、收入、成本、费用、资金、技术、商誉、知识产权等多维指标的控制,加强对各个环节利润的考核,确保资金良性循环的前提下的利润最大化。由此可见,相对于传统体制,现在决定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要素要多得多,战略意识要求要高得多,核算范围要大得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