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发展战略谈绩效预算管理(1)务管理毕业(2)
2015-08-01 01:02
导读: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的演变,有几点变化值得注意:1.高等教育的改革事实上也在经历由计划到市场的过程,通过对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把高等学校
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的演变,有几点变化值得注意:1.高等教育的改革事实上也在经历由计划到市场的过程,通过对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把高等学校推向了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使高等学校开始成为市场经济中独立的法人实体;2.高等教育关系中学生的主体角色有了新的含义,高等教育商品的消费者角色得到了强化,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的扩招,入学门槛的放低,选择面的增宽,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向着普及型教育发展,学生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3.高校的发展与生源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一方面,高校的发展需要生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保证;另一方面,高校的发展又直接影响了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4.高校的自主性增强,学校资金的收付渠道增多,使得高校在资金的安排和调度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以及高校参与社会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二、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要适应新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变化,就要着眼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其实这是对高校财务管理特别是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高校资源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同样具有稀缺性,提高高校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的核心内容,此外高等教育还具有社会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这就决定了要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就要考虑“用钱效益”,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合理的地方,这里的“合理”,不仅仅是效率,更重要的是其有效性。通过对以上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演变的分析,结合高校资金的运行过程,得出高校发展与绩效管理的基本关系:
如上图所示,高校发展与绩效管理基本关系来看,整个关系框架由四个部分和一个关键环节组成:高校的影响力、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高校资金资源和作为高校消费者的学生,以及绩效管理环节,绩效管理对整个关系的可控环节性和灵活性很强,绩效管理是整个关系框架的闸门,通过对资金实现预算绩效管理,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质量,从而扩大高校的影响力和规模,最终吸引学生,打通整个循环系统。改变以前对质量和效益之追求设法通过行政管理措施来达成,而对结构的调整则是通过预先规划作出的僵死局面。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构建和谐医院——建立大中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
e时代医疗卫生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