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务(4)

2015-09-29 01:34
导读:记账凭证编号、会计科目编码和金额等一连串数字符号的连接,无论对财务数据的集成和分析,还是对会计档案保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登记账簿,至
记账凭证编号、会计科目编码和金额等一连串数字符号的连接,无论对财务数据的集成和分析,还是对会计档案保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登记账簿,至今仍然作为各国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尽管当前账簿仍然要求打印输出,但财政发布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1994)早已规定:“在机内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直接登账依据完全相同情况下,总分类账户可以用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对照表替代”,以及“可以提供机内会计账簿的满页打印输出的功能”,这种“以表代账”和“满页打印”的规定表明了信息化条件下账簿的功能与作用的逐渐淡化。从理论上说,账簿中的发生额登录只是会计凭证数据的位移(庄明来,1997),这种冗余处理完全可以由会计凭证数据文件所取代。在电子账簿仍然存在情况下,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有效地实现电子化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等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勾稽关系的实时自动审核,以确保数据与信息的可靠性。 
  手工会计常用核算形式主要有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凭单日记账和日记总账等五种,这些根据企业规模、会计人员水平等因素而选择的核算形式,究其本质,是为了方便总账的登录。而在信息化条件下,无论采用上述的任何一种形式,总账均可以在瞬间形成,因而,手工会计下的核算形式在信息化之下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目前,财务会计许多方法正在逐渐由电脑自动完成,诸如财务报表的编制、发出存货个别计价、单个存货项目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职工薪酬计算与分配等。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这种自动完成的范围将越来越大,有鉴于此,不断将系统能够自动完成的方法补充到标准的会计业务流程之中,并将其固化于财务会计软件,则可望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干预,进而提高财务会计系统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五、总结 
   
  财务会计是一个以处理价值信息为基础的控制系统,因此,按照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COBIT)建立一个合理的信息技术治理架构是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要运用会计学、信息管理学、信息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和观点,以财务会计信息系统重构为主线,以业务流程集成、组织结构集成和服务集成为重点开展研究。而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目标,则是要探讨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建立一种以过去为重心。既面向过去又面向未来的会计观念,进而在实现财务会计子系统与ERP系统的其他子系统的功能与信息集成基础上,构建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元化财务报告理论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 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J].会计研究,2003(10):30-32. 
  [2] 李端生,续慧泓.论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2004(1):60-64. 
  [3] 王世定,徐玉德.IT环境下会计系统重构:一种融合理论及模型构建[J].会计研究,2004(9):42-46. 
  [4] 篓耀雄.信息法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159-166. 
  [5] 葛家澍,杜兴强.知识经济下财务会计理论与财务报告问题研究[J].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47-52. 
  [6] 庄明来.当前会计信息化面临的几个问题[J].会计师,2006(3):22-37. 
  [7] 肖泽忠.大规模按需报告的公司财务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2000(1):43-49. 
  [8] 王松年,沈颖玲.网络财务报告的技术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1(8):52-58. 
  [9] 张天西,薛许军,林进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研究,2003(3):47-52.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10] 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XBRL标准的理论基础研究[J].会计研究,2006(9):56-63. 
  [11] 潘琰.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及其对会计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3(1):39-44. 
  [12] 李春鸣,韦沛文.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与增减记账法[J].会计研究,1999(3):56. 
  [13] 张以宽.增减记账法的回顾和展望—为纪念新中国诞生50周年而作[J].财务与会计,1999(9):9-11. 
  [14] 庄明来.会计电算化研究[J].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214-217. 
  [15] 张小虎.SAP R/3财务基本概念及集成浅释—总账等概念[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3(7):15-17. 
  [16] 庄明来.论电算会计中账簿的地位与作用[J].会计研究,1997(4):42-43. 
  [17] Sorter ,H.G. An”Events”Approach to Basic Accounting Theory. Accounting Review ,January :12-19. 
  [18] Jones, Rama.2003.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A Business Process Approach.South-Westerm: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23~27 
  [19] Cyber Crime.2000.Law enforcement,security and surveillance in information age.Douglas:Routledge,180. 
  [20] Demski, J.S., Fellingham, J.C., Ijiri,Y., Sunder,S. 2002.Some Thoughts on the Intellectual Foundations of Accounting. Accounting Horizons Vol. 6:157~168. 
  [21] Dunn, Cheryl L. and McCarthy, William E. 1997. The REA accounting model: Intellectual heritage and prospects for progres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pring: 31~51. 
  [22] Wallman. 1995. The Future of Accounting and Disclosure in an Evolving World: The Need for Dramatic Change. Accounting Horisons Vol. 9. 
  [23] Wallman. 1996. The Future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Part(Ⅱ): The Colorized Approach. Accounting Horisons Vol. 6. 
  [24] Wallman. 1997. The Future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Part(Ⅳ): Access Accounting. Accounting Horisons Vol. 6.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5] William E. McCarthy. 1982. The REA Accounting Model: A Generalized Framework for Accounting System in a Shared Data Environ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 July: 554~578. 
  [26] Daniel E. O’Leary. 2004.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 and SA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Vol. 5: 65~81.

上一篇:企业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探讨务管理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