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企业财务制度设计 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2)
2015-10-31 01:04
导读:(1)产权特征。企业的产权特征决定其财务制度的权力安排。出资者拥有财产所有权,该所有权又派生出一系列其他权利,如个人财产占有权、使用权等
(1)产权特征。企业的产权特征决定其财务制度的权力安排。出资者拥有财产所有权,该所有权又派生出一系列其他权利,如个人财产占有权、使用权等。这些权利的衍生与发展,又将派生出更复杂的权利结构,而这种权利结构的制度化方式就是一系列关于出资者与其他行为主体有关责、权、利安排的契约总和。当前企业的产权结构趋于多元化,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都制约着企业财务制度的设计。
(2)组织形式。企业的组织形式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公司制企业。不同的组织形式所涉及的财务治理内容有所不同,相应地,财务制度设计亦有所不同。公司制企业因涉及多元的利益关系人,故其内部财务制度需协调各利益相关者间的财务关系,同一财务目标,规范收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标准,并明晰决策权、监视权和执行权,制度设计较为复杂。而独资、合伙制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较为简单,其财务制度设计也相对简单。
(3)治理结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力图通过所有者与经营者、经理层等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从责、权、利相匹配及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形成一个能相互制约、降低代理本钱、进步决策效率、并公道配置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组织体系。此时的财务治理结构在企业治理结构中起核心作用,依据财务治理结构设计的企业财务制度必须能够体现股东、董事会与经理层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激励与约束关系。企业治理结构不同,各利益相关者的财权制衡体系必然存在差异。财务制度为了配合这种制衡关系必须进行个性化设计,其中以治理结构最为复杂的公司制企业财务制度最具代表性。
(4)经营方式。当前企业的经营方式多种多样,如股份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和联合经营等多种形式。不同经营方式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关系,设计财务制度时需分析在不同的经营方式下,企业由谁经营、对谁负责,以界定经营责任和利得。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5)企业规模。企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财务制度设计的复杂程度。企业将不同的分工组织在一起,其中必然涉及协调、监视、治理、决策和搜集内外信息等各项工作,这些工作随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增多。通常情况下,大规模企业往往具有较复杂的组织结构和经营内容,等级层次繁多,财务活动和各种财务关系复杂,资金流量大,难于治理。尤其是大型的企业团体,实行多层次的授权代理,建立了一系列监视治理制度,这些都需要健全的内部财务制度予以配合。小规模企业的生产经营内容较为单一,经营活动范围较小,相应理财活动也比较简单,因而其财务制度也相对简单。
(6)行业特征。企业因行业的差异导致内部财务制度的设计重点不尽相同。如商品流通企业的活动资产较多,固定资产较单一,故财务制度设计应侧重于活动资产治理;金融企业因涉及大量活动资金,故资金治理应为其财务制度设计的重点,且众多的分行和支行治理也需要有不同的财务制度加以规范;有些高新技术企业则因无形资产(专利权等)在企业的重要地位而需着重设置无形资产治理制度。另外,不同行业的业绩评价标准存在区别,因而财务制度中财务分析和业绩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需考虑各种行业的特点。
除了上述因素外,不同的成长阶段、不同的公司章程也会导致不同的企业财务制度设计。当以一元产权为主体、采用独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且处于初创期时,财务制度设计的复杂程度应较低;当具有二元产权主体、采用合伙制的组织形式、职能型组织结构且处于成熟期的中型规模企业,其财务制度设计相对复杂;当有多元产权主体、采用公司制的组织形式且处于成长和成熟期的大规模企业,其财务制度设计复杂程度最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 龚洪文: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主要内涵.财会月刊,2005,3。
[2] 王隶华:21世纪财务治理的环境变迁及其发展趋势.齐鲁论坛,200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