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来财务报告务管理毕业论文(3)
2015-11-02 01:05
导读:4、突破会计主体假设,同时报告与会计主体信息相关的关联方信息 基于会计信息用于评价经营受托责任用途的考虑,会计主体的确立是传统会计系统的一
4、突破会计主体假设,同时报告与会计主体信息相关的关联方信息
基于会计信息用于评价经营受托责任用途的考虑,会计主体的确立是传统会计系统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产业时代企业组织垂直控制的特征也为这一条件的确立提供了它所必须的外部环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组织的结构正在朝化、扁平化甚至虚拟化方向改变。这种改变使得会计主体假设开始失往其既有的公道性。除此之外,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公道报告在客观上也需要突破单一会计主体的范围,由于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先进性和价值需要与其他企业的同类资产相比较,才可以进行公道的衡量;企业还是社会中的企业,一个企业的失败可能引发“骨牌(多米诺)效应”而泱及相关企业,所以评估一个企业时还需要相关企业的信息,比如该企业上游与下游企业的信息,即对整个企业价值链的关注提出了这种信息需求,借助相关企业的信息,以便更充分地说明一个企业的真实状况。这些改变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信息的表露突破传统的空间范围限制。因此,如何恰当地提供一个主体及其相关方的信息,也代表着未来财务报告的一个发展方向。
5、增加相对值信息,进步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以尽对值信息表述某一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是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特点之一。当财务信息的用途更多地偏向用于各种各样的决策而不是局限于财富分配,财务信息揭示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主体,等等,那么以尽对值揭示信息的传统方式就必然会碰到相对值信息揭示的挑战。由于在某种意义上,相对值表达的信息具有更强的可比性,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决策的需要。在近二十年的财务信息表露的历程中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证券监管机构已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能够直接用于投资决策评价的相对值信息,如一些重要的财务比率(每股盈利、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等)。随着财务信息决策用途重要性的进一步加强,随着会计主体范围的逐步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以相对值信息揭示的方式一定会演变为未来财务报表发展的主流,当然尽对值信息仍然有其生存的价值,从而形成一种尽对值信息与相对值信息并存的格式,极大地丰富了未来财务报告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未来财务报告时效
基于会计分期假设的财务会计是定期提供财务报告的,尤其是年度财务报告成为会计的传统,以适应人们对年度财富分配的需要并降低信息表露本钱。但随着财务信息决策用途的增强,年度的信息揭示会与投资决策对信息的及时性乃至即时性要求发生巨大矛盾。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的生产本钱大幅度下降,而且在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也使得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甚至进行实时报告也不会是天方夜谭了。如今,人们已设想了一种联机实时财务报告(Electronic On-line Real-time Financial Report)系统,它是指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实时将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供使用者随时查询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其他重要事项,从而使财务信息在满足使用者信息需要上真正实现了“多、快、好、省”。因此,它又被称为“同步财务报告系统”或“全天候财务报告系统”。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与的普及,这一种报告系统的应用在不久即会变成现实,从而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的,极大地进步财务信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决策中的地位。
四、未来财务报告的灵活性
现行的财务报告实际上是一种通用财务报告,它提供给不同使用者以相同的报告,并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予以标准化,所以它本质上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模式。这一模式是基于以下假设的:一是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相同的;二是财务报告的提供者事先知道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或至少知道他们制定决策的模型。然而,即使从经管责任观来看,由于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使用不同的会计责任基础,他们的信息要求也是多样化的;而且由于:(1)使用者的目标和不同,(2)被估价的资产不同,(3)报告公司的环境不同,(4)使用者的信息偏好不同,所以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更何况很难事先确认使用者的所有信息需求和他们的决策模型,因此通用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如今,通用财务报告却应用广泛,究其原因在于:(1)通过与使用者沟通,可事先获得使用者的一些信息需求,从而满足使用者的一些共同需求;(2)有助于保持不同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可比性;(3)标准化财务信息使拥有有限资源的监管者、准则制定者以及审计职员能更、有效、实用和方便地监视公司的财务报告行为,而并不是由于它能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全部信息需求。为了革除通用财务报告模式的弊病,人们开展了各种探索,以增强财务报告的灵活性来切实履行好财务报告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