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国(2)
2013-06-26 01:16
导读:由于绿色贸易壁垒而引发的贸易摩擦,对双边、多边贸易关系甚至外交关系都产生消极影响。发达国家所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大都是根据自己的科技和环保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而引发的贸易摩擦,对双边、多边贸易关系甚至外交关系都产生消极影响。发达国家所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大都是根据自己的科技和环保水平来制定的,因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比较容易进入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则相当困难。农产品出口前经我国产品质量检验检疫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因为没有达到其他国家规定的标准,被禁止出口、退货和索赔事件屡屡发生,这对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国内标准与其他国家标准的差异就会引发贸易摩擦,影响到双方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
3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中国农产品出口多次与绿色贸易壁垒的正面相撞,说明我国农产品出口亟待掌握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并充分利用这种规则来保护自身利益。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中面临一些问题,如缺乏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滞后、农业技术和设备落后、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等问题,而同时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与日俱增,面对各国严阵以待的各类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以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3]。
3.1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强化国民绿色经济意识
加大传媒的宣传力度,使国民认识到经济的绿色化发展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是绿色经济,政府应呼吁提高国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环境意识化为公众自觉的环境行为,因而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使其知晓我国经济的“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受益的应是整个国家和每一个公民。同时,政府要注重发挥职能指导作用,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把绿色贸易、绿色生活的思想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既可从根本上冲破绿色贸易壁垒,又可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适应全球一体化浪潮,并与国际贸易体系接轨[5]。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2加强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与认证
随着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日渐增强,全球有机农产品销量持续增长。据美国农业部统计,美国绿色食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均增长20%,2006年销售额达到87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食品市场,目前1/3的美国人购买有机食品,几乎所有超市都销售有机食品。从扩大出口即增加农民收益的角度考虑,应鼓励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认证。因此,政府要加大对有机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研究推广新技术,优化有机农产品的品种,积极开展有机农产品的国际认证工作。
3.3建立国际品牌战略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面临着严峻的品牌竞争形势。应当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出口规模大、效益好、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出口企业,支持企业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通过实施名牌战略,依靠品牌优势,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企业做大做强,迎击国外农产品“冲进来”,加快我国农产品“走出去”的步伐。
3.4建立农产品出口绿色贸易壁垒信息收集和预警机制
我国农产品出口之所以频遭国外绿色壁垒的阻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部分企业对国外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动态信息了解不够,尚未建立信息收集机制,无专门人员随时收集绿色壁垒信息。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组成专门机构收集研究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可能在任何国家面临的绿色壁垒,提出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形成预警机制,以改变目前这种遇到壁垒就无所适从的状况。日本、美国和欧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三大市场,我国应特别加强对这几个市场的绿色壁垒信息收集和通报工作,建立预警机制,为出口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3.5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作用
中国大学排名
农产品行业协会是由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企业及相关科研、推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愿发起成立,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以行业自律和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中介组织。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要应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大力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就是有效措施之一。为此,要建立行业自律规则,维持出口秩序;制定行业标准,保证出口产品质量;沟通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协助政府解决贸易争端;提供农产品信息和法律咨询服务,行业协会可以建立定期收集国内外农产品的生产、供求、贸易法规、统计数据等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和跟踪国外的绿色壁垒措施,及时反馈给有关企业,做好绿色壁垒的咨询和服务工作,帮助企业熟悉进口国对农产品的具体要求。
4参考文献
[1] 林国华,林卿,王庆.农产品贸易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研究[M].北京:中国
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 许海清.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 周曙东,吴方卫.国际贸易中战略性贸易保护的博变分析——兼谈反倾销、特点保障措施和绿色壁垒[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20-26.
[4] 石敏俊,吴子平,陈志刚,等.食品安全、绿色壁垒与农产品贸易争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 漆雁斌.绿色导向:21世纪
企业管理新概念[J].中外管理导报,2001(7):28-29.
[6] 邢振纲,鲁德福.绿色贸易堡垒“与经济发展的绿色通行证”[J].城市环境与生态,2000,13(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