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字幕的翻译策略(2)
2013-05-14 18:12
导读:英国电影《呼啸山庄》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Isabella:Its a brothers duty,dear Edgar。to introduce his sister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young poets。 Edgar:Oh,you want
英国电影《呼啸山庄》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Isabella:It’s a brother’s duty,dear Edgar。to introduce his sister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young poets。
Edgar:Oh,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Yes,I do With a fierymustache。
依莎贝拉;这是一个哥哥的义务,亲爱的埃得加,你总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那些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风的年轻诗人吧。
埃得加:哦,你该不是想嫁一个龙骑兵吧?
依莎贝拉:是的,还长着火红的大胡子。
在上述翻译中“dragon”给人带来了翻译上的异议,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高贵,至高无上”,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dragon”在西方语言中。其文化意象的寓意却是截然相反,用“龙骑兵”来硬译“dragon”一词显然不妥当。堂堂正正的“龙骑兵”怎么会是“长着火红的大胡子”呢?如此生搬硬套不仅不能处理好东西方语言文化中意象错位这一棘手问题,同时也不能传神地译出这段对白的真实含义,反而给上下文语义的贯通设置了语言障碍。因此,dragon译为“野蛮人”可能更适应于中国观众。这也使用了归化的翻译
方法。当然归化的好处在于很容易让观众理解和接受,不会产生陌生感,而缺点在于译文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对中西方文化的直接交流带来不利的影响。
尤金·奈达所说:“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处理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因素时,语言层面的文化差异可以首选归化策略,历史层面上的文化差异则可考虑异化策略,但二者不可断然分开的,影视作品的归化和异化的配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翻译时应顾及影视作品的主题、人物性格以及情节发展需要,因为适合语境的语言才最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