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琴学与美学(1)网(3)

2013-07-25 01:16
导读:[1]朱长文《琴史·卷二》,见《琴史·外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39-15页。 [2]同上。 [3]同上。 [4]朱长文《琴史·卷一》,见《琴史·外十种》,
[1] 朱长文《琴史·卷二》,见《琴史·外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39-15页。 

[2] 同上。 

[3] 同上。 

[4] 朱长文《琴史·卷一》,见《琴史·外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39-3页。 

[5] 徐上瀛《溪山琴况》,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明代卷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6页。 

[6] 王善《治心斋琴学练要》 

[7] 桓谭《新论》,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秦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页。 

[8] 同上,第319页。 

[9] 蔡邕《琴操》,见蔡仲德编《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389页。 

[10] 刘籍《琴议篇》,见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50页。 

[11] 司马承祯《素琴传》,见蔡仲德编《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651页。 

[12] 刘向《说苑·修文》,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秦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0页。 

[13] 刘籍《琴议篇》,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49页。 

[14] 扬雄《琴清英》,见《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五十四》。 

[15] 朱长文《琴史·卷六·叙史》,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琴史·外十种》1991年版,第839-68页。 

[16] 徐祺《五知斋琴谱》,见《续修四库全书(1094)子部艺术类》,第638页。 

[17] 程允基《诚一堂琴谱》,见《琴曲集成》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3页。 

[18] 薛易简《琴诀》,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隋唐五代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页。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9] 桓谭《新论》,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秦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页。 

[20] 嵇康《琴赋》,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魏晋南北朝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21] 司马承祯《素琴传》,见蔡仲德编《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第546页。 

[22] 刘籍《琴议篇》,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49页。 

[23] 徐祺《五知斋琴谱》,见《续修四库全书(1094)子部艺术类》,第638页。 

[24] 白居易有《清夜琴兴》,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隋唐五代卷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25]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宗白华全集》(2),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338页。 

[26] 常建《江上琴兴》:“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冷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27] 明徽王朱厚爝《风宣玄品·鼓琴训论》中一段话说明了这点:“凡鼓琴,必择净室高堂,或升层楼之上,或于林石之间,或登山巅,或游水湄,值二气高明之时,清风明月之夜,焚香净坐,心不外驰,气血和平,方可与神合灵,与道合妙。不遇知音则不弹也,如无知音,宁对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颠猿老鹤而鼓耳,是为自得其乐也。然如是鼓琴,须要解意,知其意则有其趣,则有其乐。不知意趣,虽熟何益?徒多无补。先要人物风韵标格清楚。又要指法好。取声好。胸中要有德,口上要有髯,肚里要有墨,六者兼备,方无忝于琴道。如欲鼓琴,先须衣冠整肃,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之仪表,方可雅称圣人之器。然后盥手焚香,方才就榻。” 见《琴曲集成》第二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14页。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8] 刘籍《琴议篇》,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49页。 

[29] 王昌龄的意境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审美意境有别,主要是指人的内在意识活动。 

[30] 严澂《琴川谱汇序》,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明代卷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31] 祝凤喈《与古斋琴谱补义·按谱鼓曲奥义》,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462-463页。 

[32] 陈敏子《琴律发微·制曲通论》,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64页。 

[33] 欧阳修《赠无为军李道士》。 

[34] 刘向《说苑·修文》,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秦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280页。 

[35] 陈敏子《琴律发微·制曲通论》,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64页。 

[36] 桓谭《新论》,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秦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页。 

[37] 朱长文《琴史·卷一》,见《琴史·外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39-3页。 

[38] 薛易简《琴诀》,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隋唐五代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页。 

[39]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见《史记》六,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36-1937页。 

[40] 桓谭《新论》, 

[41] 王充《论衡·感虚篇》,见《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2页。 

[42] 陈敏子《琴律发微》,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64页。 

[43] 朱长文《琴史·卷六·论音》,见《琴史·外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39-64页。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44] 同上。 

[45] 高濂《遵生八笺》,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403页。 

[46]《太古遗音·琴制尚象论》,见《琴曲集成》第一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页。 

[47] 庄周《庄子·齐物论》,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先秦卷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48] 嵇康《琴赋》, 

[49] 韩婴《韩诗外传卷五》,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秦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9页。 

[50] 列寇《列子·汤问第五》, 

[51] 汪芝《西麓堂琴统·抚琴诀》,见《琴曲集成》第三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7页。 

[52] 《太古遗音·弹琴有十二欲》,见《琴曲集成》第一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页。 

[53] 薛易简《琴诀》,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隋唐五代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页。 

[54] 成玉磵《琴论》,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20页。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