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视剧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1)(3)
2013-08-29 01:02
导读:无论这三种语言中的哪种形式,都要追求生动,追求美。这里的“生动”与“美”不是单纯的指词藻华丽,而是强调语言的准确、贴切和文学性,有丰富的
无论这三种语言中的哪种形式,都要追求生动,追求美。这里的“生动”与“美”不是单纯的指词藻华丽,而是强调语言的准确、贴切和文学性,有丰富的内涵,并合乎时代、合乎人物性格和身份。而目前,我们的电视剧语言运用成功的不是很多,好多剧目的人物对话苍白、无力,或太土、太直白,缺少新鲜感,缺乏文学性,这是需要认真克服的。还有的剧中众多人物说的话都差不多,缺乏不同人物的不同语言个性,众多人物之间各自的话都可以互相串换,这是戏剧语言中最大的弊病。
六、重导轻编 位置失当
我们现在看到的电视剧,观后几乎谁也不知编剧是谁,只知导演大名。这与导演突出自己而贬低编剧有直接关系。且看电视导演在处理演职人员表时,总是让自己单占一页画面,字写得大大的,而且停留的时间也较长,编剧往往夹在其它服、化、道、剧务之列且匆匆而过。这种情况决不是导演的疏忽,而是有意地抬高自己突出自己,贬低编剧淡化编剧。这种做法与其说是不适当的,不如说是不道德的。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没有剧作家编出的剧本,焉有导演导出的片子!诚然有的人写的剧本对于完整的电视剧来讲,只是半成品,但也不要忘记自几百年前的古今中外早已将戏剧的剧本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了,像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剧本,不是已在世界百余个国家流传四百余年了吗?挪威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剧不是也独立存在于世界上120多年了吗?中国关汉卿的元杂剧《窦娥冤》,孔尚任的《桃花扇》不是也都以独立的面目巍然地存在于世间吗?中国电视剧本目前虽有的不很规范,不甚完善,但它也有权利独立存在于世。特别是剧作家的本子由导演拍出电视剧之后,属于编、导共同的劳动成果,而编剧乃处于更重要的地位。因编剧的本子是根,导演导出的戏是果。有了剧本,此导演不导,彼导演还可以导,但如果没有本子,无论此导演还是彼导演都是造不出戏来的。只有好本子而导演没拍好,很少有编剧的本子写得不好却被导演拍的有声有色。因此最终成剧的成与败、优与劣,编剧和导演都是有份的。目前这种轻编剧重导演的错误倾向实在是应该扭转了。这里面也有新闻媒介重导演轻编剧的误导因素。同时,评论家在写评论时也应对编剧和导演双评。在原剧本未经导演做大的改动的前提下,该谁的成绩与过错就是谁的,既不能把功、错都归于导演,也不能单独归编剧,这才是公允的。即使是导演二度创作时作了些改动,也要尊重编剧的劳动成果,毕竟编剧是主要的。还有一种影视界的不良风气,即导演接过编剧的本子后,在写分镜头本子时做了些增删取舍和适度改动,这也是允许的。但其只不过是负了如报刊编缉的责任而已,却有很多不自重的导演把自己的大名与编剧并列,有的甚而还把自己的名字列在了原编剧的前面。更有甚者将原本子改头换面,增删了一些情节,而将原编剧之名干脆抹去,将编剧换上了自己的名字。这则是导演的道德品质问题了。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