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悟的美学历程 (1)(8)
2013-09-16 01:08
导读:综上所述,作为东方思维中的一种富有特色的表现方式,妙悟,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累积、融化,已逐步走向成熟和深化,并且具有非常丰富的层次内涵。
综上所述,作为东方思维中的一种富有特色的表现方式,妙悟,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累积、融化,已逐步走向成熟和深化,并且具有非常丰富的层次内涵。从审美对象来说,妙悟除诗歌外,还涉及至书画、
音乐、词曲、戏剧、散文等。从审美主体来说,妙悟包括前提、方法途径,也包括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妙悟的前提途径是识,是饱参、活参、熟读、深思,还包括身心体验创作实践等。从鉴赏论的角度来说,妙悟既是指凝神遐想,心神领悟,又是指物我两忘、妙悟自然的精神状态。从创作论的角度来说,妙悟既是对“兴趣”能力的把握,又是一种直觉和理性的结合;既是一种灵感,又是一种潜意识。从对象结果来看,妙悟,既可悟到创作风格、创作手法和技巧,又可悟到一字一句的妙处,甚至还可以悟到创作的来源。总之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妙悟这个概念已经具有了相当丰富的内涵,它已跟现代
哲学、心理学中的直觉、体验、想象、灵感、敏感、潜意识、集体无意识等有关,但又不是这些概念所能涵盖和代替的。因此,“妙悟”是东方思维中开出的一朵奇特的极具民族特色的智慧之花。
日本著名学者铃木大拙先生曾说过:“禅如果没有悟,就像太阳没有光和热一样,禅可以失去它所有的文献,所有的寺庙及所有的行头,但是只要有悟,就会永存”。(注:铃木大拙:《禅与生活》第四章,第67页。)同样,文学艺术也离不开妙悟。没有妙悟,既没有美的欣赏,也不会有美的创造,甚至生活也显得暗淡无光。因此本文对“妙悟”的美学历程进行梳理发掘,其目的,不在于为它在中国美学史上争得一席之地,而是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妙悟的智慧之花,以结出更丰硕的创造之果。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毛加求
@②原字为王加番
@③原字为后下加土
@④原字为木加秉
@⑤原字为立加(雄去隹)
@⑥原字为虫加支
@⑦原字为虫加(缘去纟)
@⑧原字为虫加晨
@⑨原字为礻加真
@⑩原字为门内加岂
共8页: 8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