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分析(五)(1)(2)
2013-12-06 01:06
导读:(4)实行电影产业优惠政策 应该积极制定并完善电影产业优惠政策,继续实行国家对电影扶持的现有政策不变,同时进一步通过财税政策调节并加大对电
(4)实行电影产业优惠政策
应该积极制定并完善电影产业优惠政策,继续实行国家对电影扶持的现有政策不变,同时进一步通过财税政策调节并加大对电影企业进入市场运营的力度。在相应的领域内,应该进行鼓励或优惠政策,比如继续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国家鼓励的重点影片、少数民族影片、农村影片(包括农村实用科教片)、儿童影片和动画片等进行长期扶持,对国产动画片制作机构给予免征所有税种的优惠政策。同时在影院的新建与改建、积极放映国产影片等方面,都应该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植和优惠。
以上四点是吸纳资金的重要措施。在资本到位之后,从目前在资本运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和国际资本运作的发展趋势来看,资本到位后的运作关键是多元化,即产权结构多元化,大力推广公司制和股份制;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大力吸纳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一方面是电影产业间的多元化经营,一方面是跳出电影业,实现相关领域的多元化经营。
3.在电影产业流程中贯穿市场观念
我们这里所讲的电影产业流程主要集中在制片、发行、放映这三个环节当中。在这三个流程中贯穿市场观念,是电影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关键。如果相应的政策和资本都到位了,但是在具体产业流程中并不能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不能够贯彻电影市场观念,那么电影的最终产业化也是无法实现的。
发行环节现在除了进口片依然优先考虑国有资本之外,已经对民营资本完全放开,发行中的竞争已经日趋激烈。而放映环节中,还应该深化院线制改革,提高影院经营水平。院线制应该确实以资本为纽带,确实打破区域垄断,加快院线的整合,扩大院线规模,真正实现“统一品牌、统一供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同时,应该加快建设多厅影院,扩张银幕数量,大力加强计算机售票系统的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此外,应该重视影院的主体性,让影院在选片、定票价方面具有更多的自主权。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这里尤其要重点指出的是,在制片这一源头环节中,应该大力采取确实措施来提升影片的市场竞争力。正如前文曾提到的,国产片票房不高的原因与电影放映市场的接受容纳量有限有关,但是与国产片自身的商业竞争力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进口影片数量的逐步上升,中国电影市场的门槛无形中已经被提高了。因此,在票房很受保证的进口片和合拍片面前,拍摄什么样的国产片才能入市是放在每个导演面前的问题。在2003年第十二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一次研讨会中,黄建新对中国导演有过精彩的剖析:“很多导演拍戏,目的即过程,只要拍了就行,不管其他,拍片变成一种自我满足。这样的方法玩票可以,但做职业导演是不行的。因为它违背主流电影的产业原则。”他甚至毫不留情地把导演说成对中国电影的“危害的最大核心点”。[35]
在当前,我国电影的首要任务是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导演的最大任务应该是拿出适合市场需求、适合最广大观众需求的影片,而不是用太多的精力花在艺术电影上。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行制片人中心制和导演职业化,同时建立一套有效的奖惩制度,以激励有市场眼光的投资人和导演,从而使市场上出现真正有竞争力的国产片,为国产片扩大市场份额做最基础的工作。
[1] 此一部分得益于李少白先生所著的《影史榷略——电影历史及理论续集》,在此表示对李少白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感谢。
[2] 此标题中所涉及的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来源于:国家广电总局
调研报告《中国电影产业现状和发展繁荣的对策》。
[3] 此段所涉及的数据来源于:童刚:《2003年电影工作回顾》,《中国电影报》2004年第2期。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4] 数据来源:《2003年进口大片票房排行》,《京华时报》 2003年12月20日
[5] 转引自黄会林、俞虹、韩培、陈可红:《受众与影视品牌战略发展的民族化思考——北京电影、电视观众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第37页。
[6] 具体情况,可见《“中国电影导演恳谈会”发言摘要》,《电影艺术》2004年第1期,第7页。
[7] 李怀亮:《电影市场保护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见《中国电影:创作与市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8] 文硕:《这就是娱乐经济》,中国
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9] 数据来源:齐林:《中国电影要全力拼经济——用实现产业化来推动中国电影在21世纪的发展》,《中国电影市场》2003年第4期,第4~5页
[10] 齐林:《中国电影要全力拼经济——用实现产业化来推动中国电影在21世纪的发展》,《中国电影市场》2003年第4期,第4~5页。
[11] 数据来源:美国电影协会(MPAA)官方网站。
[12] 数据来源:国际在线网站数据,网页为http://gb.chinabroadcast.cn/321/2003/12/25/143@29479.htm
[13] 数据来源:《2002年日本电影回顾》,《世界电影动态》2003年第10期,第14-24页。
[14] 数据来源:红帆:《印度宝莱坞全球观众超过好莱坞 每天观众2000万》,《环球时报》2003年7月14日
[15] 数据来源:美国电影协会(MPAA)官方网站。
[16] 由于我国电影数据统计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当中,目前并没有完整的年电影产量数据统计,本表格中的数据采集自多种正式出版的报刊杂志,由笔者绘制而成。
[17] 数据来源:美国电影协会(MAPP)官方网站
[18] 数据来源:《2002年日本电影回顾》,《世界电影动态》2003年第10期,第14-24页。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19] 数据来源:国家广电总局调研报告《中国电影产业现状和发展繁荣的对策》。
[20] 数据来源:复习:《产业化后怎么办》,《中国电影市场》2003年第11期,第5页。
[21] 数据来源:童刚:《2003年电影工作回顾》,《中国电影报》2004年第2期。
[22] 数据来源:童刚:《2003年电影工作回顾》,《中国电影报》2004年第2期。
[23] 数据来源:新华网洛杉矶1月28日电(记者支林飞)《好莱坞主宰法国电影录像市场》
[24] 数据来源:《2002年日本电影回顾》,《世界电影动态》2003年第10期,第14~24页。
[25] 数据来源:国际在线网站数据,网页为http://gb.chinabroadcast.cn/321/2004/01/16/221@46117.htm
[26] 数据来源:秦颖:《阅读韩国电影》,《世界电影》2003年第6期,第163页。
[27] 详情可见中国音像商务网,《雅恒文化:影视新锐引进百部印度电影》,网页为http://www.cnave.com/news/viewnews.php?news_id=796&year=2003
[28] 数据来源:《国家广电总局调研报告之中国电影产业现状和发展繁荣的对策》。
[29] 数据来源:艾未:《“英雄”的商业头脑》,《南方都市报》,2003年1月17日
[30] 数据来源:童刚:《2003年电影工作回顾》,《中国电影报》2004年第2期。
[31] 《韩国B级导演第一人朴暂旭——“国家就应该对电影没有任何限制”》,《新京报》2003年11月15日
[32] 喻秋霞:《90年代中国对外电影市场掠影》,《中国电影市场》2003年第8期,第16页。
[33] 喇培康:《法国电影输出秘笈》,《中国电影市场》2002年第5期,第45页。
[34] 苏文胜:《论政府、市场在电影发行放映业中的作用——兼论转型时期准公共物品供给》,《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第4期
[35] 转引自《“中国电影导演恳谈会”的发言摘要》,《电影艺术》2004年第1期,第13页。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