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陶瓷艺术的现代性转变 -兼评张尧陶瓷艺术(2)
2014-02-20 01:29
导读:三、陶艺在创作中的形式美追求 现代陶艺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产物,是现代运动的产物,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需求。现代陶艺在追求形式方面较之传统
三、陶艺在创作中的形式美追求
现代陶艺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产物,是现代运动的产物,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需求。现代陶艺在追求形式方面较之传统陶艺更为丰富多彩,在审美观念方面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也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异,现代陶艺已走进了纯艺术领域。相应的,现代陶艺要求陶艺家们要尽可能地去不拘一格、不求一致,尽其所能地发掘和发挥,表现其形式美。受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陶艺家们尝试把现代雕塑、印象画派的语言植入现代陶艺的装饰和造型中,形成了现代主义的新意涵、新风貌。这种陶艺的存在形式,不论造型或装饰都是较抽象的,尽可能表现人的感情、意念,追求作品的寓意性、哲理性有效拓宽了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张尧1994年的作品《大人佣》(图5)就是陶瓷雕塑以貌取神的范例。人的形象没有手、脚,甚至没有眉眼,完全忽略人物的形貌。只是抓住内心的印象进行塑造。人物的写意特征和形象语言呼之而出,令人称绝,使作品显得不摔不懈,于简化中恍现真貌,于意蕴间显露精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代设计中的“拿来成分”的增加,需要艺术家在创作陶瓷艺术作品时用广阔的视野、宽容的胸怀去观察理解外来文化中的众多艺术形态,合理取舍,为我所用。后现代风格在陶艺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陶艺家几乎都在探索如何表现自己所理解的陶艺的“后现代”语言。在这里,作品的意义不再是确定的和现成的,而是模糊的,各种元素、各种符号都可以在作品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观赏者只有通过自身“二度创作”式的参与,才可从自己的想象、思维、兴趣中寻求自己所理解的意义。这点可从陶艺家的创作中得到证实。如张尧的作品((红飘带系列))(图6),作者将画面寓意全部寄托在线条的表达方式上。线的或长短或曲直或奔腾或绽开的形状,预示着热烈激昂的节奏,而或垂滴或向下倾流的线纹则给人们以低沉、‘优怨的韵律,再配以单一但明暗丰富的红色,跳跃但整体稳定的构图,使画面充满了神秘的艺术氛围。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歌理文谣,与世推移”。一切都在随着时间而变化。作为身处当代的陶瓷艺术家们,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感受时代的脉膊,把握住当代陶瓷艺术的新精神、新品质,是其创作当代陶瓷艺术的不二要义。二十一世纪是祟尚美创造美的世纪,新世纪赋予有创造力有新思维的当代陶艺家以神圣的使命,促使他们努力在传统陶艺语言推陈出新的剧烈震荡中,在民族文化的土壤里和在世界艺术多维空间的氛围中,努力脱颖而出,并在劳作的手与思考的心的和谐里、在现实的泥与理想的火的洗礼中不断臻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