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现代设计的“现代性内涵(2)
2014-02-20 01:29
导读:2、时代性 它是指的设计应该跟随时代的要求,具有日寸代的生命力。现代设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一个民族在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
2、时代性
它是指的设计应该跟随时代的要求,具有日寸代的生命力。现代设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一个民族在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该民族文化分别会表现出不同的时代性特征。只要我们承认设计文化的承接性和发展性,就有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存在。这是因为设计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该民族各个肘代的设计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以该日寸代的现实的物质社会为基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积淀和不断扬弃的对立统一,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设计文化的8寸代性特征,很地使我们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不能用一个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不能把今天或昨天的标准,当作唯一的标准。每个时代的设计文化都有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也都相应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没有这些认识、我们就不能对设计文化的时代性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例如:汉代的荷花图形常常画在建筑物的梁上,是适应当时。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荷花为水物,所以用它代表水克火的观念。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并兴盛,荷花图案的形式与内容都有别于汉代的荷花,它是作为佛的庄严象征而广为传播的。宋代文人雅士则崇拜莲荷的“出污泥而不染,用其象征君子,故文人画里爱画莲荷者甚多。明清时莲荷取其谐音连而形成“连生贵子、“连年有余等吉祥图案,是当时世俗文化盛行的表现。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莲荷图形从内容到形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的其他许多图形也是如此。
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而不是静止,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任何先进只是意味着它适应了今天的时势,并不意味着它在将来,相比于过去的落后者,也一定先进。所以,对传统的运用一定要符合时代。现代设计体现文化的传承、创造能力与民族个性。因此,中国的现代设计无论是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当随时代的前进,并不断地多方位吸收、更新,以建立健全一个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的新的设计文化系统,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是中国设计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的关键所在。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3、国际化
新世纪是一个注重交流的世纪,越来越宽泛的合作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便利和家的利润,它伴随着的是文化的沟通与融合,甚至是强势文化的“侵略和弱势文化的消亡。文化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表现在设计上会更加突出。经济的全球化大潮导致文化的被迫趋同,设计的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当代意义上的经典已经不仅仅是跨越时代还包括了跨越地域。当处在一个“地球村的时代,面对各色人等,你就必须考虑每一个潜在受众的需要及审美偏好,设计的功利性使得它无法摆脱国际化的趋势。
然而事物总有其两面性,设计的审美性又使它无法放弃对个性的追求。民族的才是国际的,人们在千篇一律中刻意地追寻自我,也只有这样,设计才会有个性,才会成为真正的创造。民族性是共性中的个性,整体中的局部;国际性是个性中的共性,局部中的整体。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中,并吸取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才能构建出既有自己独到之处,又不落后于国际潮流的理念与实践体系。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经说过:“没有自己的风格,恰恰是没有国际性的。如何既能融入国际现代设计的潮流之中,又能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是中国现代设计应该努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民族化风格与国际风格的相融需要正确处理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关系,在比较或斗争中相互吸收和借鉴,正确处理守旧和求新的关系,不能将设计创意点停留在单纯的视觉形态上,而是要深入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去。例如,徐冰设计的“文字系列作品,运用了人们熟知的笔划和偏旁部首、字体,重新组合成为一种全新的视觉图形。这种实验性的创新是国际化的共性与民族性的个性开创新的设计风格的典范。
其实国际化和民族性不但是现代设计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它同时还代表着一个
的包容性。中国文化处处体现出一种水”性,因为水永远是在流动变化着的,同时汇集包容着一切。包容性有助于我们清楚地认知国际设计的潮流趋势,吸收其他民族、国家的优秀成果洋为中用。包容能使我们心态更广阔、轻松,站在更高的角度对中国现代设计做出综合的把握。比如,中国的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那时的长安胡风盛行,是一个开放、融合的国际大都市,各种文化在此交流融合。正是唐代强大的包容性,才造就了当日寸国家的繁荣强盛,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有危机也有契机,它同样潜伏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可能性和机会。这种情况,自然造成了现代设计一方面国际主义化,另一方面又多元化地发展趋势。当代设计在新的交流前提下出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产生了设计文化多元化、设计观念多样化、设计媒介多变化的发展局面,民族文化的发展在新的情况下,将有机会以新的面貌得到世界的认知。当下的中国,对现代设计的发展来说,潜在着更多、更新、更具文化包容性的创造机遇。设计的最终目的要关照到文化与心灵的呼应。我们应该恰如其分的继承传统,抓住文化,深入心灵,借鉴中国文化经典的力量,跨越时代和社会的局限,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与艺术审美的共识,解析中国现代设计的现代性”内涵,在当代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现代设计应该上升为一种更自觉的社会文化应用,这也是个体形式的更高层次的文化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