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商代艺术的发展及其特征(2)

2014-02-22 02:38
导读:商人在商代前期就屡屡迁徙。张衡《西京赋》说:“殷人屡迁,前八后五。”说明在建国前商人曾大规模迁徙过8次,从汤建国后到盘庚迁殷,又大规模地
  商人在商代前期就屡屡迁徙。张衡《西京赋》说:“殷人屡迁,前八后五。”说明在建国前商人曾大规模迁徙过8次,从汤建国后到盘庚迁殷,又大规模地迁徙了5次。前期是部落迁徙,后期主要是都城迁徙。迁徙的原因主要有6个方面:一是河流改道,水资源变化。或连年干旱,水资源枯竭;或洪水泛滥,为避水害而迁徙。二是宗教原因,商人信巫,凡天灾人祸,一定要占卜。卜封说要迁,当然就迁。三是农业生产,土地耕种一段时间后,肥力下降,庄稼收成也随之下降,土地需要息耕。四是军事原因,由于征伐需要供给,也需要指挥便利。这可能既有主动的征伐,又有被动的外患、内忧(如王室内部纷争,诸侯或大臣造反等)的威胁因素。五是其他资源枯竭,特别是地表铜矿资源枯竭,需要寻求新的资源。六是环境污染问题。群居集中生活一段时间后,环境污染、疾病滋生是不可避免的。每次迁徙的原因可能只是其中的部分原因,但客观上造成了迁都的事实。后来,由于的发达、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政局的稳定,才在安阳安居下来,而不再迁徙。
  商代屡屡迁徙、战争及其兼并客观上带来了民族融合。也带来了各民族文化和风俗的融合,也使商代成了各民族文化和风俗的融合体。根据《诗经·商颂·殷武》的记载,当时的殷王武丁曾经南伐荆楚。商代的青铜器也随之进入了南方。南方文化的丰富想象力也影响到了商代工艺品的形制,包括当时被作为敌人的羌人的审美意识也影响了商人。当时的羌人、姜人等以羊为图腾,人带羊角为装饰之美,是美的本义。其中,对羊由热爱而崇敬,本来是北方游猎和畜牧民族间兴起的,后来为商代艺术所继承和发扬。《山海经·东山经》:“自尸胡之山至于无之山……其神状皆人身而羊角。”羊人合一,使人获得神异。当时,北方多牛羊,中原多养猪,祭祀和供品多采用当地常见之物,后来也融为一体。这在随葬品及相关的艺术品中均有所反映。商代文化和艺术的风格,体现了当时多民族的融合特征。在商代的艺术作品中,中原文化、淮夷文化、荆楚文化和北方文化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这其中,舞蹈艺术虽在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是从青铜艺术风格的变化可以想象出,当时的音乐舞蹈也在随着都城的迁徙而吸收了各民族的文化和风俗的特征,有关商朝的民间音乐的材料很少,《周易·归妹上六》和《易·屯六二》就是商代的民歌。乐舞有《桑林》、《大浸》。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 商代乐器的及音乐理论
  
  商代后期,乐器的品种已相当多样,制作工艺也很巧妙。打击乐器有多种形制的铙、钟、磐、鼓。铙与铎,最早原是原始社会末期象征氏族贵族权力的礼乐器,用陶土制成,商代的铙均为青铜铸造,或手持演奏,或植于座上演奏。商铙因其形体的大小不同而有大铙、小铙之分。商代的磬有石制、玉制和青铜制等多种。它分为两种,一种为单个的大磬,如安阳武官村殷代大墓出土的虎纹石磬,纹饰瑰丽,声音悠扬。经测音,其音高为托,与山西夏县东下冯夏代遗址出土石磬音高相同。一种是编磬,一般均为三枚一套。近年在殷墟西区出土有五枚一套的编磬。鼓,在原始时代已有叫做“土鼓”,鼓框可能是由陶土制成,故有此名。另有一种大鼓,鼓腔用木制成,外施彩绘,鼓面蒙有鼍皮,又称鼍鼓。商代的钟,为青铜铸造,或手持或放在座上,个别的可悬挂起来演奏。单个的大钟称“庸”,常和鼓一起演奏。由多枚钟组成一套的称编钟,一般大小三枚。商代的吹奏乐器有埙、篱、和、言、竽等。埙有大小两种形制,均有5个按音孔,一般大小三枚组为一套,如辉县琉璃阁殷墓出土的埙。篱陶埙,可以吹出小三度音程。晚商时埙已定型。有5个按音孔,基音为“a”,证明当时已有绝对音高观念。总之,上面所述并不是殷商时期的全部乐器,但已反映了当时的音乐文化发展到相当的高度,根据考古发现和甲骨文的研究,证明商代已有多种乐器。并且根据对少数商代乐器的测音,初步探知商代已有若干音阶或调式,并具有一定谐和观念及音律观念。这些事实,也都足以表明商代音乐发展的高度,并且产生了多种音阶调式。创立了十二律,有了绝对音高观念,对旋宫转调有了初步认识,殷商时期的音乐是由于奴隶们的辛勤劳动才达到较高的水平。据记载,商代已有最早的音乐设施“瞽宗”。“瞽宗,殷学也。”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总之,自商代起,音乐进入了信史时代。民间的音乐和宫廷的音乐都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农、牧、手的发展,青铜冶铸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而使乐器的制作水平飞跃,大量精美豪华的乐器出现了。凝聚了堪称3000年前世界第一流水平的殷商文化,出现了中国上第一次歌、舞、乐的高峰,也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演员的专业技能训练与文化艺术修养的必要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