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爱心教育的艺术网(2)

2014-03-15 01:12
导读:二、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 逆反心理有不同情况:有的是学生由于对老师缺乏信任而对其内容产生逆反行为,有的是言行不一,有的是对老师的人格道德品
  二、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 
   
  逆反心理有不同情况:有的是学生由于对老师缺乏信任而对其内容产生逆反行为,有的是言行不一,有的是对老师的人格道德品质的不信任甚至鄙弃;还有的是由于老师教育方式的不当而使学生感到自主性受到威胁时产生的逆反行为。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老师态度专横、自以为是、好为人师、不容分辩、咄咄逼人、颐指气使、过分自负、不懂装懂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大概很多老师都不喜欢逆反的学生,但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一些有益成分,比如批判性思维、好胜心、求异思维、渴望美与崇高,还有自尊心、自信心、渴望独立等正常的心理成分,这些我们都是可以引导和鼓励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老师应有高尚的人品。孔子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除了老师加强修养、提高素质,任课老师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如前面提到的罗同学,通过了解,她的这种性格主要是因为逆反心理造成的。和她谈话后,我就交给她一个任务,从她的每个任课老师和同寝室的同学身上找出三个优点,并作为一个中专生,她当然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时候,再来做工作,已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后,她的逆反心理也就不那么强烈了。 
  和这种学生交流,学会倾听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两点是要引起注意的:一是对学生的态度要亲切、诚恳,一定要采取一种亲切、诚恳、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态度,创造一种既交流思想,又保持人格独立的恰当的心理氛围。学生在这种心理氛围中,才能放下包袱、消除敌视和戒备的心理,能够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也能够听取父母、老师的观点、意见。老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心理的变化,倾听学生的说明、辩解。哪怕不尽正确,我们也要耐心地听他讲完。千万不要把谈话变成训斥、谴责,否则,会激起学生的自卫心理,甚至会引起他们的抗拒心理和对抗行为,使谈话难以精心下去。二是谈话要有明确的目的。表面上象是闲谈,似乎没有准备,没有中心,不拘内容,不拘形式,而老师恰恰要利用这种“无中心”的特点来体现中心,实现在闲谈中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三、对遭受了意外打击的学生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想方设法锻炼学生的挫折耐受力。在心上,挫折耐受力指个体遭受挫折情境时,能摆脱其困扰而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亦即个体经得起打击或挫折的能力。学校应当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同创造条件,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以便通过锻炼,提高他们的挫折耐受力。当然,在挫折教育中,训练要有梯度;所要克服的困难,制定的学习计划必须是经过孩子们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如果学生遇到了天灾人祸,是他们稚嫩的双肩所无法承受的困难,这时候就特别需要老师和同学向他们伸出援助的双手了。一是要进行立志教育。二是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办法、出点子,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如前面提到刘同学,在得知他的父亲去世的噩耗他回家奔丧之时,班上就召开了一次班会,请大家献计献策,怎样才能帮助他摆脱困境,走出阴影。结果大家积极捐款,场面十分感人。笔者也捐了100元,多数同学还写了信安慰他、鼓励他,星期天又有一些同学自发地去他家吊唁,带去了全班同学的一片心意。这位同学很受感动。他回学校后,我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给他冷静的分析了形势,表达了我们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他完成学业的愿望。后来,我又向学校反映了这个情况,为他争取了勤工俭学的机会。这位同学后来性格有了较大的转变,学习成绩原来也不是挺拔尖,但此后有两次站到了全班第一。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爱心是贯穿始终的。教师要用爱心教育学生,即使学生有一些不良行为,即使他再不愿意开口,我们就应该从自己身上去找问题,那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家。英国家罗素在他的《教育与美好生活》中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教师要用爱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黄旭.新时期青年学生素质教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3]张志建.王国维学术思想研究[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上一篇:浅谈舞台灯光配置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