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高师音乐理论课堂中的语言艺术(2)

2014-03-27 01:04
导读:三、韵律优美,语速适中 一首好的作品,正是因为有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各要素的完美结合,才富有它迷人的魅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如
    三、韵律优美,语速适中
    一首好的作品,正是因为有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各要素的完美结合,才富有它迷人的魅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如此,如果能够做到音质优美、语速适中、音量适度、停顿合理、语调丰富、语气生动、节奏鲜明,便可以做到美化课堂教学语言,从而提高音乐理论教学的审美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恰到好处地表达教学意图,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教师讲课的语言,应该有一定的速度和韵律,那么教师讲课的韵律和语速具体应达到什么程度呢?举例说明,如:过渡性的语言,可采用适中的音量、自如的语气、平稳的声调;讲授教学重点、难点时,可放慢节奏,加强语气,给学生理解、吸收的空间;对富有激情的教学内容,可加快节奏,调整语言的力度,做到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变化有效,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因而说,教师韵律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定能把学生带人到课堂情境之中,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言形配合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优美激情的声音之外,还应有与之配合的形体语言。教师的动作、表情、手势等等也是教学中表情达意,诊释知识的语言。教师形体语言和声音语言的和谐运用,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是教学有声语言的必要补充。带着微笑走向课堂,这样会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课堂提问经常而随便,这样会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心理。课堂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它容纳了性情各异,资质不同的许多个体,大学时代的学生已经完全形成了人格取向以及审美特点,当学生答不出问题时或有不同的见解时,要做到耐心指出或给予鼓励,切忌挖苦讽刺,以损害其自尊心。用热情关注的目光注视学生,让表情“表情达意”,靠身姿提高表达力;在“爱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一个平等、互爱、轻松、愉快直至师生间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和谐气氛。教师以平等的身分对学生体贴、关心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师生间深厚、良好的情感。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应用自己的态势语言,做到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流露一个信息,用自己特殊的魅力,亲切的面容,朴实庄重的行为,热情和善的目光,时动时静的体态,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唤起相应的情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记忆力更深刻,并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也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五、注拓展
    教师的课堂语言除要注意以上四点外,还应追求话题的丰富,倘若在教学中教师只能唯书唯上,一些边缘知识不敢拓展(因为不懂),甚至讲了前句就不知道后句如何讲,更甚者学生讲的出来的知识教师不知道,久而久之,就削弱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所以“学无止境”这句话对教师来说也是有用的。在知识大爆发的今天,尤其我们的艺术类学生在人学前,对于一些音乐理论知识,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他们需要的是在更高层面的提高。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的音乐理论教师,不仅要了解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讲出与之息息相关的话题,而且不同时代、不同、不同地区的音乐常识,都应是大学音乐教师广博学识的涵盖范围。教师博学多识,才能深人浅出地挖掘潜力,触类旁通的训练学生。所以教师必须时刻做生活的有心人,常看电视、听音乐,广泛阅读,拓展知识,开阔眼界,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有了这些“源头活水”,才会有课堂上的鲜活之气。
    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就像美妙的音乐作品一样,会给学生带来艺术的享受和美的启迪。它使我们的教学课堂充满情感,使语言美和音乐美达到完美的统一。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在教学语言上多下功夫,具备了以上的五要素,那么我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会更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虽然,教学语言不是蜜,但我们要尽力酿造它的凝聚力,用高超的教学语言创造课堂教学美,使之滋养知识和润泽学生的情感和智慧。
上一篇:浅谈艺术理论视角下的古典奏鸣曲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