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典舞《春江花月夜》的审美(2)
2014-05-12 01:12
导读:在王伟、李馨创作的女子群舞《春江花月夜》中,更加突出了当代人对诗乐舞的重新阐释。扇是舞蹈动作的主要承载者和表现者。无论是扇舞本身的动作,
在王伟、李馨创作的女子群舞《春江花月夜》中,更加突出了当代人对诗乐舞的重新阐释。扇是舞蹈动作的主要承载者和表现者。无论是扇舞本身的动作,还是道具的象征意义,都具有传统舞蹈虚实相间的美学特征。时而是高山流水,时而是潺潺清泉,时而是空谷幽灵,时而是徘恻缠绵……其中不断流淌的是水,它是生命的源泉,孕育万物,启迪人的心智。舞蹈的高潮部分,随着激荡澎湃的琴音旋律,借助扇子来加强舞蹈动作的圆转回旋。扇面飘舞,回旋翻飞,缭乱萦回,呈现出的是流畅的曲线,使圆转的舞蹈动作更加优美动人。舞者手中的扇子有如翻滚揣急的浪花,迅速地开合与收放,似一浪高过一浪,这与开始部分的那种萧然、恬静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给人一种“蓄之已久、其没必谏”的视觉冲击。
在舞蹈中的环境选择上,编导采用了最具冲淡雅致特色的中国水墨画,布置了一个呼之欲出的舞蹈场景,这是通过肢体语言对整体意境的刻画和表达。淡蓝色朦胧的灯光,象征生生不息的江水的绸缎,扇叶轻轻舞动,舞姿徐缓宁静,伴随着幽深、静穆的古琴声徐徐传来,为人们展现了一幅悠远缥缈、天地氰氯的山水画卷。在现代这样一个强调高速、高效的紧张的社会生活中,作品意境中的那种空灵与幽静,带给人的是内心深处无尽的安逸与释怀。
在
音乐的运用上,编导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民乐伴奏,更加凸现了中国古典音乐深邃的意境。随着环境的展开,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旋律或低,或高,或疾,或徐,或轻拢慢捻,或快弹连拨。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心灵与自然在沟通中的顿悟,各种自然情景均溶入人的主观感受。人们正是在这样的艺术心境与宇宙意象的互衬相映中仿佛返璞归真,回到了自己的灵魂家园。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这部作品的审美特色,主要表现在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的相互应和。意境、意蕴是静态的阴柔之美,属于阳刚之美的体势、脉络、形式语汇是动态的。二者的关系是以动示静,以体势、脉络、形式语汇来构筑、表现和暗示意蕴、意境,也就是在整体的
哲学意味、情感氛围、情绪趣味上追求宇宙感的静意,而在体势、脉络、形式语汇等形式因素上追求生命的飞动。实际上,静态的哲学意味、整体的情感氛围中仍然流淌着舞的光韵和气韵,飞动舞蹈的形式语汇中渗透着沉着含蓄的静味。
艺术作品总是一定审美意识和审美取向上的结晶,有什么样的艺术传统和艺术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追求。古典舞女子群舞《春江花月夜》的创作是成功的,它的美主要体现在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发扬上,还体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学化的思考。它是通过对
诗歌的抽象化语言转化成舞蹈的视觉性语言,对舞蹈审美精神所进行的深层解读。
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