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州两汉文化艺术元素(2)
2014-08-08 02:48
导读:雕刻家在石块上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画像石艺术在中国
雕刻家在石块上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画像石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艺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史学家翦伯赞先生非常重视汉画像的史料价值,他认为:“除了古人的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的搜辑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2]汉画像石艺术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人们的信仰、习俗、观念。通过深入地研究(下转第163页)(上接第162页)其图像内涵,可以揭示出它隐含的文化与审美价值。
汉画像石是徐州汉代文化的精髓。从徐州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来看,其内容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历史人物故事,一种是现实生活写照,另一种是灵怪神话传说。从各个角度形象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汉画像石题材广泛,造型元素多种多样,具有极高的艺术应用价值,最具代表性的造型元素有装饰图案、构成形式、肌理等美学元素。
3、汉代兵马俑
1984年12月,徐州东郊狮子山附近出土了4800多件西汉时期的彩绘兵马俑,其数量之多,规模宏大,实数罕见。这批分布于6条俑坑,总数4000多件的陶俑群反映了西汉初年分封在徐州的楚王国军队的整体建制。据初步推测,此墓的主人为汉代分封到徐州的某一代楚王,这批陶俑是楚王拥有军事力量的缩影。狮子山兵马俑的发现,对研究当时的墓葬制度,兵俑的装备和组成,骑兵、车兵的建制和运用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徐州汉兵马俑,由于主人只是臣属于中央王朝的一个诸侯王,因此不可能制作秦俑那样规模巨大、形象逼真的陶俑。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汉兵马俑虽然没有秦兵马俑那样高大,但制作工艺先进。徐州汉兵马俑是用模子制作出来再经二次加工塑造成的,大小差不多,但是,他们的表情千姿百态,各不相同。高大壮观、写实主义的秦兵马俑给人一种奔放雄浑的力量美。徐州汉兵马俑在继承了秦兵马俑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由写实转为写意,更侧重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三、结语
徐州两汉文化
艺术设计其气势宏大、造型美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韵律感强有很强意境美;艺术技法娴熟,制作工艺先进、夸张表现得体、色彩运用细腻、大胆,具有极强的艺术美感和艺术感染力。徐州两汉造型艺术的形式是具象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本身渗透着丰富的观念内容和审美内涵。两汉艺术在整体上是统一在沉雄、饱满、蓬勃的气象中;是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大汉时代精神在造型艺术中的自然流露。汉代是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历史时期。拓荒开疆、民族战争使汉代人形成雄飞奋进和追求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汉代精神是我们民族初步形成时期特有的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它气魄宏大,勇于开拓,是一种崇尚阳刚之美的大气磅礴的时代精神。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汉代精神。”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