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设计色彩教学与创新性思维(2)
2014-10-11 01:31
导读:三 在设计色彩写生中,把复杂的物象简化为几个大的色块,如果画幅小,需要几笔色彩就可以概括整幅画的色调关系。这种概括表现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
三
在设计色彩写生中,把复杂的物象简化为几个大的色块,如果画幅小,需要几笔色彩就可以概括整幅画的色调关系。这种概括表现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写生物象不仅有着复杂的细节,同时还使人产生空间深度感,当这些视觉因素被归纳为不同大小和色彩倾向的色块后,色彩关系便开始形成了。在色彩写生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目光和思维转入到这些近乎“平面化”的色彩的调配之中。在色彩表现上,色彩的变化无序以及丰富的细微色层变化总是促使我们脱离画面整体色调和大色块框架,有效的方法便是压缩空间色层的细微关系,加强大色块之间的对比,这些将使画面呈现一定的平面意味。在学生写生时笔者发现,当色块的浓度加强后势必会牺牲很多体现视觉深度的灰色色层,色块的单纯和简洁有力使得笔触和色块边缘形成生硬的“硬边”效应,很容易体现出类似平面色彩构成的简略表现。这样一来,静物设计色彩写生作品的独特魅力出现了,它使人们的审美意图从单纯地欣赏物美转入到体会设计色彩的绘画语言表现美上来。由此,整个画面的色彩浓度进一步加强,即使是画面上最亮的颜色也服从于大的色块,而且具有较浓郁的色彩倾向。比如,表现静物中白色的衬布,使画面色彩相比其他具象性的色彩更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通过严密组合的整体色调将整个画面推入到学生设定的空间之中,宛如在观众眼前开启了一扇窗。平面意识在学生设计色彩静物写生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初学设计色彩者掌握由简到繁的色彩概括的基本方法,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能体验到现代设计色彩的魅力表现的技巧和精神实质。
四
设计色彩写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思维培养的过程。设计色彩应该有一个开放的观念。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同时更应学会拓宽思维,开阔思路,勇于尝试,把握设计的本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创新欲望来自于外界事物对感知神经的刺激,有了特殊的外界感受,其思维活动就会活跃起来,进而激发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因此,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是必要的。当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只有在既重视基础训练的严格性与科学性,又强调从观察与体验生活出发,努力探讨所有的知识技能与手段之间的广泛借鉴,才能在较深层次上实现这一目标。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首先,要求把设计色彩写生基础训练的严格性和科学性作为教学的原则。严格科学的基本功训练是指以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去观察、思考和认识对象,做到真实而又深刻地把对象表现出来。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或者只满足于表象细节的烦琐描绘,都是应该竭力避免的。设计色彩写生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结合。因此,教学中对色彩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