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百家讲坛》的视像化叙事(2)
2014-12-24 01:53
导读:2.字幕的恰当运用起到了说明、强调的作用 电视字幕,是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上打出的文字、图表、ppt等。从形式上看,它又是一种
2.字幕的恰当运用起到了说明、强调的作用
电视字幕,是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上打出的文字、图表、ppt等。从形式上看,它又是一种完全的文字系统,由屏幕体现,是供人“看”的,通常又是与语言相分离的接收系统。⑤电视字幕是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电视的图像、声音等一起,组成了一种共时空的多信息渠道传播符号,它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质量,“能从视听两个方面强化重要信息,加强信息的准确性、明晰性,减少听觉的误差,减少不必要的解说时空,还对某些视觉部分起强调作用”。⑥在《百家讲坛》中,字幕的运用起到了说明、强调的作用。
(1)字幕的说明作用
《百家讲坛》作为学术讲坛节目,面对的是普通的电视观众,为了理清人物、事件关系,更好地讲述文本,单靠讲述人的口头讲述是无法做到的,必须求助于字幕,通过字幕理清人物、事件关系,在有限的时间中,提高信息传播的容量和质量。
如周思源先生在《孰优孰劣话黛钗》中就有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做诗数量的对比;纪连海老师在《纪晓岚身世与特异功能之迷》中,有关纪晓岚与和绅年龄的对比图表。通过这些对比,双方之间的差距变得一目了然。又如曾国平在《你的情商有多高》中引用岳飞的《满江红》时,岳飞的生平就用一组字幕打出来;出现康熙画像时,旁边会打出
说明文字如“康熙朝服像”,这些都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2)强调性字幕给予读者的文字解读权
强调性字幕主要是对画面或语言解说所表达的意义进行强化,使观众对所叙述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强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抽出内容的精要打成字幕,观众从阅读中直接了解其信息内涵;另一种是通过对解说的重复来加强意义的感受程度,造成强化效果。⑦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百家讲坛》中主讲人引用的历史文献或总结概括性的语言,通常会用字幕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通过对字体的颜色和背景进行修饰(如字体的飞入飞出、旋转、增大显示范围、改变字体的颜色、用特技给字体添加光环等)进行强调,增加了受众阅读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受众对文字的解读权,给观众以深度思考的空间,这有助于观众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如阎崇年老师在《明亡清兴六十年》、《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中,列举的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九种不满以及《大义绝迷录》列举的雍正的九种罪状等的字幕,不仅复述了主讲人的原话,更让受众有了文字读解的自由,克服了口语传播的转瞬即逝、无法引起深度思考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受众读解诠释的权利。
3.画外音调整叙事节奏、设置悬念的作用。
画外音,即解说声音,是电视播音员播报文字的声音,其文本表现为解说词。它是一种附加于视像之外的声音成分,被称为运用有声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