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的节奏(2)
2015-01-02 01:37
导读:4、延长记号也必须加以注意。在乐曲中,最容易确定的是渐慢之后的延长记号的时值。只要在思想上把延长记号的那几个长音继续弹渐慢即可。也就是说
4、延长记号也必须加以注意。在乐曲中,最容易确定的是渐慢之后的延长记号的时值。只要在思想上把延长记号的那几个长音继续弹渐慢即可。也就是说,用不着增加时值的倍数,这样,延长就成为在它之前的渐慢或更慢的合科逻辑的结束。这中是延长的一种类型。如果延长突然出现,没有先前的减慢或加速,那就应当按基本的,正常的速度来数拍子。只不过要视情况而把写在延长记号下的时值增加一倍,二倍,甚至三倍。重要的是应当区别延长记号在作品中作曲结构上所处的地位。这个“分水岭”是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也就是说它和曲式中的主要分界处相吻合,还是和次要分界处相吻合。
延长记号并不是无关紧要的,不仅延长记号如此,多乐章乐曲中各个乐章之间的间隔也是这样。记得苏联的涅高兹说过:无论是寂静、间歇、停顿或休止都应当是听的清楚的,它们也是音乐。“对音乐的聆听”一秒钟也不能中止!只有这样,一切才会有说服力并且是真实的。在思想上把这些间歇,停顿指挥出来,也是很有用的。
二、节奏与声音:
节奏和声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密切的不可分割的。两者只有同心协作,相辅相成,才能解决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演奏的问题。
1、切分音中,如果把具有重大节奏意义的切分音弹的比它前面的,后面的,在另一声部中和它同时出现的切分的音还要轻的话,那它就不再是切分音,也就是说,它既失去节奏特点,也失去了力度特点。
2、在散板中,声音和节奏之间的关系显得更为清楚。如果没有找到一个句子的正确的强弱表现,就无法明确它的节奏究竟自由到什么程度。只有将两者合作了,才能解决演奏的问题。
三、节奏与感觉:
在数准节拍之后,我们就要去感觉节奏。有的学生并不去感觉节拍的分组,节奏的特性等等,而是机械地数着拍子,我们要把这种被动变为主动,进入内心的节奏感觉。要做到有内心的节奏感觉,首先要去感觉节奏。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许多节奏方面的缺点之所以产生,实际上由于弹奏者没有很好地理解作曲家家的精神和他的风格;作品的艺术形象。这就使永远变化无穷的多种多样的表演手法同作品、作品的意义、内容,首先是同它的形式结构,同作曲法本身,同组强起来的实际声音素材取得完全的协调,只有这样,表演才可能是好的,艺术的。
1、在技术性段落中,要划分清楚一些有规律的织体的节奏。
这首练习曲是四三拍子,节奏是全曲都由三连音构成。也就是说,每小节三拍,每拍三个音,每小节是九个音。其经常发生的节奏错误是有些同学不管它的三个音为一拍的划分,只是只管琶音的上行和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