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软开度训练在戏曲和舞蹈中的重要性(2)
2015-02-18 01:25
导读:从动态表现上来看,软开度是民族舞姿、跳跃技巧、爆发力等一系列能力的基础。一方面它不但能体现民族性的审美表现力和技术技巧,另一方面它还能加
从动态表现上来看,软开度是民族舞姿、跳跃技巧、爆发力等一系列能力的基础。一方面它不但能体现民族性的审美表现力和技术技巧,另一方面它还能加强戏曲和舞蹈中人体运动的律动性,使得表演语言有弱、有强、有柔、有刚、有弛、有张、有涩、有畅。以戏曲和舞蹈中的软开度为基础才能充分运用和开掘人体美的千姿百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表现力。由此可见,软开度在戏曲和舞蹈的律动中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动作,而是一种令人享受的艺术语言。
二、软开度与转、翻能力的密切联系
中国古典舞的旋转多以舞姿为主,旋转的技法特点是以拧倾为核心的旋转舞姿结构,如:“拧身探海转”“大掖步转”等。软开度在舞蹈运动中起着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作用。在垂直轴平衡状态下仰旋转舞姿中,如:“反掖腿转接仰胸转”“平转接紫金冠转”都充分说明了软开度对旋转的影响。当今中国古典舞还加强了旋转的复合型,如由低到高的旋转、由高到低的旋转和在旋转中进行连续舞姿变换的内容。这些旋转动作如“探海转”“掖腿转”“踹燕转”“荷叶转”等都是在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用力,保持重心的稳定的前提下完成的。在旋转动作中,腰背肌起着主导作用,如果舞蹈者出现端肩、扣胸、髋关节等不开的毛病就会阻碍旋转数量和质量的提高。相反,身体具有软开度会使各关节的力量随着身体的旋转走向加强旋转的动力,使旋转技巧更有光彩,更具艺术表现力。
翻身是戏曲和舞蹈最具鲜明特质的“民族技巧”,它的种类样式之多,变化之丰富是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如“探海翻身”“蹁腿翻身”“盖腿翻身”等大幅度的慢翻身运动连绵、圆润,形成空间上的优美弧线,犹如波涛起伏,绵延不绝。这种舞台效果就是以舞者的软开度为基础的,因为只有身体具有软开度翻身动作才能在完成时表现出一种缠绵悱恻的情绪型内涵,才能使快速翻身的动作具有干净利落、英武刚健的铿锵之势。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软开度在课堂组合训练中的基础作用及方式方法
在戏曲和舞蹈的日常课堂训练中,我们常常感到软开度能使舞姿大而舒展,使人体富有婉转修长的线条及运动的美感。许多身段还运用静态上的律动着重刻画了身体舞姿的造型美。而塑造造型美的条件就是演员良好的柔韧性。只有这样演员在造型动作中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戏曲和舞蹈的内在节奏和韵律;在每一个舞姿在瞬间流动的过程中,动中有静、静中有意展现出舞蹈的形态美和神韵美。
人体的柔韧性的开发潜力很大。以前大家认为“朝天蹬”搬到135度就很难了。随着技术不断发展,现在腿的幅度都已达到180度甚至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