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山水画意境营造中的“情感”与“气息”(1)(2)
2015-04-09 01:06
导读:山水画意境的营造需要真实的情感过程,一笔一墨、一点一画都应当是自己心中的思想产物,有真实的自我情感,才可能以景象为载体来表达心中之意。这
山水画意境的营造需要真实的情感过程,一笔一墨、一点一画都应当是自己心中的思想产物,有真实的自我情感,才可能以景象为载体来表达心中之意。这里不论是(某一景象出现在眼前,正好触动了自己内心而迸撞出火花的)景中生情,还是(有了对这景象的热爱之情,而后寻求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加以表达的)情中生景,两者都是画家借助客观之景,来抒发主观之情的一种表达方式,是画家对艺术创作的一个自我验证。
二、 气息
一幅雅致的山水画之所以让人难以忘怀,其魅力不仅在于能够看得见的形象,更在于其笔墨以外,看不见却可以感知的某种气息,这种气息体现在画面上的意境,则是山水画的生命与灵魂。
山水画意境的格调与作者的功力、学识、修养、人格、性格、情致、品位、格调及审美追求密切相关,诉诸了作者多方面的因素。“意境”的营造在古人看来,首先是以学问、修养为前提。清人方东树认为:“意境高古奇深,存乎其人之学问、胸襟、道义,所谓本领不徒向文字求。”③宋人邓椿在其《画记杂说》中进一步阐述了学问与绘画的关系:“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④画外之功、字外之功是决定作品高下的重要因素,也是作品的灵魂所在。一个画匠的画尽管是下了很大工夫,但看后总会觉得匠气、俗气,内容空洞,意境平庸,自然谈不上令人回味了,所以古人作画崇尚“士气”。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连晓红
包装设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
美术教育史教学与研究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