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业余小提琴教学的误区(2)
2015-04-28 01:18
导读:二、跳跃式学习 笔者认为,小提琴的基础教学绝对不能轻而易举地跳过去,就像造高楼,地下基础是豆腐渣工程,大楼必倒。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是
二、跳跃式学习
笔者认为,小提琴的基础教学绝对不能轻而易举地跳过去,就像造高楼,地下基础是豆腐渣工程,大楼必倒。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是学习所有新知识的座右铭。现在许多演奏者演奏的乐曲既大又难,可习琴者的基本功能力与所演奏乐曲要求的技术能力完全不匹配,无法驾驭乐曲,美妙的音乐变为一堆既无音乐节奏又无音乐内涵的噪音。
目前,众多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是根据考级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由于考级的技术范围有限,于是,教师们有选择地安排学习内容,考级中需要的技术就教,不需要的就跳。而没有从小提琴的自身教学特点与规律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其实,小提琴的学习与其他的学习一样环环相扣,例如,学习
数学的加、减、乘、除法,你不能说考试只考乘、除法,加、减就可以跳过不学了。因为在乘、除法中包含了加、减法的教学内容。小提琴的学习也是如此,一些所谓的简单技术在考试中未体现,但在许多演奏技术中包含了这些内容。例如“沃尔法特”第五课,从表面上看是一首训练左手的练习曲,但仔细分析后,即可发现这首练习曲包括了一些最基本的技术和乐理知识。首先,它是一首4/3拍的练习曲,4/3拍的特点是强、弱、弱。右手的要求是拉全弓,这些基本要求并不明显,但是,它是演奏好这首练习曲的前提。而以上基本要求是需要教师进行教学的,跳过去就会误人子弟。还有相当的一群习琴者,级别已是十级,表面上看能演奏高难度的协奏曲和帕格尼尼随想曲,可他们只学了几课克莱策尔,罗德一课都未学过,这些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跳过去了,试问,这样的演奏水平能演奏好那些脍炙人口的小提琴经典之作吗?
有些教师为了迎合习琴者喜欢拉乐曲的特点,在学习期间大量拉乐曲,练习曲几乎不拉,表面上看习琴者兴致很高,但从长远来看是害了习琴者。教学上有些问题是不能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