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艺术与混合现实(1)(2)

2015-05-24 01:47
导读:网络摄像头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使现实空间和幻想空间的界线模糊化。例如,2001年8月底,纽约艺术家施泰尔(Wolfgang Staehle)分别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一个

  网络摄像头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使现实空间和幻想空间的界线模糊化。例如,2001年8月底,纽约艺术家施泰尔(Wolfgang Staehle)分别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一个城堡、柏林电视塔及美国的曼哈顿地区安装摄像头,将当地的实景拍成视频,通过网络传输到纽约邮局局长画廊,作为个人作品展的一部分。安装在曼哈顿地区的摄影头碰巧捕捉到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的现场画面,令画廊观众目瞪口呆,不知是科幻镜头还是现实悲剧。利用网络摄像头,还可以进行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互动。亚历山大(Amy Alexander)的《多文化对撞机》(The Multi—Cultural Collider)即为一例。它让访客自行选择源摄像头、获取图像并使之经过加工而“再生”。
  
  二、混合现实的理论探索
  
  20世纪末兴起的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混合现实,所追求的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叠。这里所说的“虚拟世界”,指的是旨在让用户通过化身居住与交互的计算机仿真环境,不同于艺术领域的幻想空间。这种幻想空间是通过虚构创造的,并不要求将自己当成现实(这恰好是艺术的特性)。相比之下,虚拟世界诉诸仿真,即利用模型对实际存在的或设想中的系统进行研究的技术,其依据是客观世界中系统之间的相似性或同构性。虚拟现实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仿真系统。1999年,美国佛罗里达州雷克沃思市棕榈滩当代艺术学院拉什(Michael Rush)在谈到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现实意义时指出:运用数码技术的艺术家如今能够引进新的“生产”(而不是“复制”)的新形式。例如,“虚拟现实”(数码技术最神秘的产物之一)如今不只是将数据翻译为模拟现实的实物尺寸的图像。它是它自身的现实。这种看法是有根据的,因为虚拟现实同时具备沉浸性、交互性,不等于幻想空间。人们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习得的技能可以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而在幻想空间中不可能习得这样的技能。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混合现实是以计算机仿真的兴盛为背景而产生的,相关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混合现实的定位。早在20世纪末,新媒体艺术家就已经注意到“多样现实”(Variable Reality)的意义。素以思想敏锐著称的网络艺术先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科技与艺术研究中心教授阿斯科特在1996年指出:“干现实见于虚拟现实的沉闷空间。湿现实是我们所养育的自然。潮现实(Moist Real-ity)从人工生命的生物技术中涌现出来。”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莫尔斯(Margaret Morse)在1998年提到“非空间”(Nonspaee),即作为两个或三个维度之间、之中以及虚拟性和现实性之间的价值流的通信得以“发生”的地方。“潮现实”也好,“非空间”也好,都涉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关系。根据法国建筑师兼评论家比利奥(Paul Vidio)的看法,我们正进入并非只有一个现实、而是有两个现实(事实的与虚拟的)的世界。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能不深入思考虚拟现实所带来的影响。多伦多大学工业工程系米尔格拉姆(Paul Milgram)将完全真实的环境与完全虚拟的环境视为两个极点,二者的连线构成了“虚拟现实连续体”,代表了虚拟现实与真实环境混合的不同情况。其中,最为知名的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有争议的是增强虚拟现实(Augmented Vir—tuality,AV)。虽然有不少人同意他的分类,但日本混合现实系统实验室公司山本博之(HiroyukiYamamoto)却表示反对。他认为不应从区分主次的角度来考虑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混合或结合,“增强现实”与“增强的虚拟现实”之间没有清楚的界限。因此,他主张直接使用“混合现实”这一概念。
  混合现实与虚拟现实有明显区别。虚拟现实具备沉浸性,所追求的是尽可能将用户的五官感觉置于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之下,切断他们与真实世界的联系。相比之下,混合现实则允许用户同时保持与真实世界及虚拟世界的联系,并根据自身需要及所处情境调整上述联系。混合现实的极境是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天衣无缝的融合,亦虚亦实,亦幻亦真。
上一篇:我们应该向百老汇学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