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画的特例发展(1)(2)

2015-06-11 02:01
导读:一是中国画总体学科地位的人为下跌严重。在1999年修订的国家专业目录中,“美术学”作为“ 艺术学 ”下的二级学科(社会上,美术在“小三科”中无论

  一是中国画总体学科地位的人为下跌严重。在1999年修订的国家专业目录中,“美术学”作为“艺术学”下的二级学科(社会上,美术在“小三科”中无论“体音美”“音体美”,都是“美在最后”),到“绘画”已是三级,而中国画至多只是一门“课程”,与本相对举的“西洋画”下的油画、水彩等相邻排列,所谓“国、油、版、雕”的排列即是。建国后在哲学、文学、美学、美术史、画论、音乐戏剧、医学等学科的中学部分都是与西学部分基本成对举之势的,中国画却在“绘画”中被下压到它应对举的“西画”(现在连“西画”一词都不提了)的下一层级(如油画、水彩、水粉)并列。
  二是中国画的现实发展境遇的失控滑坡急速。即便在深谙传统价值的大师那里,无论是通过著书立说的“画语录”方式呼吁主张(如陈师曾),还是身体力行地施于办学规模调整或行于教学过程(如黄宾虹、潘天寿),都因缺乏专门深入论证的科研品格而影响着本来富有价值的预见的传播信度和效度以至于被漠视、被“悬置”,仅停留于分分合合的就事论事层面(上世纪50年代国、油、版的分合拉锯,对学生有意义,而对学科地位及“拉开距离”并无价值),湮灭在层出不穷的现代新学科、新课程之中。至今,在一些普通高校美术教育那里仍是“国画、平面构成、静物”这样排列。而“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以空前规模大发展、大扩招,二级学院、新兴专业如雨后春笋,美术高考热蔚成新景。2005年全国2521个新增专业,中国画又面临“汽车模特儿”“空间技术”等爆炸性的专业覆盖。在“造型”“设计”“视觉传达”“媒体”“传播”等时尚话语下,中国画在美院曾招不到学生或勉强维持,而在师范院校等为数众多的综合大学的美术教学系统,也只是一门“课程”而已。我们亲手把作为自己国家形象代表、优秀民族文化和艺术品牌的独特艺术沦落至如此境地。中西绘画发展“拉开距离”的初衷至多达到个“与时俱进”的效果。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这样,中国画的自主发展虽经几代人的抗争和努力,却迟迟没能实现主体在文化建设进程中的文化自觉,没能实际地推行更妄谈开花结果。我们需要在中西错位发展和惯例发展的误区中猛醒:中国画不只需要保护,更需要发展。但在信息化社会,这种发展仅仅寄希望于一些杯水车薪的局部性努力或跳跃式的行动都是远远不够的。船高水更涨的境遇下要浮出水面、脱颖而出就必须借助学术的力量,通过科研上升到文化自觉达到意义共识,才可能实现中国画的科学发展。
  力主“中国画应该姓中”的画家邵洛羊,2001年7月在一次全国美院教改研讨会上就提出:“中国画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趁部分老国画家还健在,及时采取措施,挽救中国画,是时代赋予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尽快办一所‘中国画学院’。”
  陈绶祥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理论家、新文人画领军人物,他尖锐地指出:“在这一百年的新兴的美术教育中,从来没有过一个中国画学院,这难道不是笑话吗?我们能否指望从外语学院里面教出一个中国文学家?既然我们承认绘画是一种语言,又怎么能从一个教授西方绘画语言的美术学院中培养出当代中国画家来?”他与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精心筹措,2002年3月1日,在桂林西郊风景秀丽的燕山成立了我国第一所以中国画命名的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由陈绶祥任学术主持,院长:黄格胜,副院长:余永健、伍小东)。
  潘公凯作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颇得其父潘天寿的艺术精髓及中国画教育思想的陶养。他在2001年全院教改研讨会的八大板块办学规模中,先将中国画作为“系”设在造型学院之下,后于2005年12月28日挂牌成立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田黎明,副院长:唐勇力、胡伟)。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张景鸿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高校美术教学的数字信息化策略
上一篇: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策略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