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2)
2015-06-26 01:02
导读:在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教会又多了一种流行音乐,最多的是Rock(摇滚乐风),是模仿教会外「世俗」的音乐所写的。1960年代在美国有很多青年以摇滚乐作为
在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教会又多了一种流行音乐,最多的是Rock(摇滚乐风),是模仿教会外「世俗」的音乐所写的。1960年代在美国有很多青年以摇滚乐作为反抗传统、反社会、反越战、反教条、反教会、反古典等等的工具,很多嘻皮开始过脏乱的生活、吸毒、流浪、穿破衣、留长发……西洋的社会、教会因著摇滚乐的到来大受影响,甚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开始崩溃。曾有一些摇滚乐的作词、作曲者后来成为基督徒,他们知道这种歌不理想,也同意基督徒所唱的圣诗应有差别,但是他们所做出来的圣歌还是一样属于摇滚型,甚至在音乐的质上并没有比摇滚乐更好(参阅Jonhansson 1993:56),因此教会使用这些次等的Rock音乐,从艺术上看来并无甚大价值。我现在所指的不单是Rock音乐本身,也是指部份Rock music的演唱者给予我们的印象与感受。我们要将这种反抗基督教信仰及价值观的摇滚音乐「圣化」成为礼拜的媒介,献给上帝是否有困难?二十世纪之Marshall McLuhan有一句名言:「媒体本身即是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我们如果用流行乐或摇滚乐这类的媒介来表达福音或礼拜时,其所表现的信息及态度是什么?我们所看到听到的若是传递这种反体制、反道德、吸毒等等不良讯息时,我们怎能以这种媒介传达与此讯息完全相反的基督教的信仰与信息呢?所以教会反对用这种音乐来做礼拜是当然的。我在此须声明的是我并不是绝对反对使用「敬拜赞美」与流行音乐风的圣歌,是强调使用的方法与精神。为了吸引对教会没兴趣的新新人类,这些流行乐风的圣歌可能有帮助,但我们教会中有受过高深的音乐教育的,也有连音都唱不准的,有喜欢流行乐的,也有讨厌的,在这许多不同的音乐文化之中,我们应当如何选择或协调?「敬拜赞美」的歌有它们的优点:因旋律简单、节奏活泼、令人兴奋、满足情绪、容易带入礼拜中或进入属灵的境界。「敬拜赞美」的歌也有很多缺点:歌曲没有深度、缺乏美感或无艺术感,有时在敬拜中唱奏得太大声导致耳朵受不了。一首歌常重覆太多次变成麻痹。华神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