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抽象油画色调(2)
2015-08-25 01:11
导读:画中展现了一片奇异的大陆,倾注了赵无极对美琴既有极乐阳光,也有痛苦阴影的爱情。各种黄色,从淡黄至桔黄,和谐交融,酿出一种夕阳的赭红和镀金
画中展现了一片奇异的大陆,倾注了赵无极对美琴既有极乐阳光,也有痛苦阴影的爱情。各种黄色,从淡黄至桔黄,和谐交融,酿出一种夕阳的赭红和镀金般的蜜色,表现了作者从创痛中捧出的柔情,在这片黄色彩上,漂浮着点点黑色的岛屿,这是一种暖热的炭黑色,不显得阴森可怕,却朦胧地具有一种超自然的感情。各种感情成分,都已升华到一种神圣的、柔情脉脉的境界,面对此画,人们不能不感到灵魂的摇撼,心神震荡,悠悠然如人其境。黄色调的运用,在这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另一表现派大师科科施卡,在色调处理上也有着强烈的主观处理的感情色彩。例如他的名作《风中新娘》。画中描绘一对新人拥抱着躺在漂浮的风中,整个画面用了一个平静的紫灰色调。据史料记载:孤独的画家画此画时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硝烟,刚刚和一位寡妇结婚,过着安静的生活,就像一支飘零的小船,驶向了一个幸福的港湾。这种紫色调的运用有助于表达作者一种安宁、平静的幸福感。当然,作者是改变了自然色调的,把自然色调变成了感情色调。色调的感情作用当然远不止这些。有些画家有自己所偏爱的色调,每一个时期又有他的常用色调,诸如毕加索青年的“兰色时期”,盛年的“玫瑰色时期”,等等,这些时期的出现都是和作者的强烈的主观感受联系得很紧的。色调的情感因人而有不同的感受,并不都是一律的。
自从20世纪20年代,出生于俄国的画家康定斯基画出第一张抽象油画后,抽象绘画很快席卷了欧洲,并逐渐成为西方当代画坛的主流。抽象画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绘画走上了自身解放之路。绘画成为种自身含有的意义,自身就是自己目的的纯粹语言。绘画在自我形式化的同时,充分地表现它的自律性。这是内在发展的必然,绘画之美正是这种必然性在感性上的极度高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秩序严整的结构和生动活泼的自由形式,代表着抽象绘画的两种理想,众多的通向理想的道路,使颂扬真实和表达意义成为可能。我认为,色调对于抽象绘画比对于具象绘画更为重要。抽象绘画抛弃了自然形象的束缚,更加依赖色彩这一形式语言,它完全是用色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抽象画家认为,色彩无须依赖具体的物体形状而独立具有一定的精神内涵。他们说:“